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尹星云)记者从昨日北京市旅游委主办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研讨暨北京项目推介会上获悉,目前北京保存相对完整并保留一定原始风貌的传统村落仅剩52个。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们身边很多古老的村落正在一天天消亡。为了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昨天的研讨会上重点推介了北京24个传统村落。
24个村落具备较好旅游开发条件
一提起传统村落,很多人脑海里可能都会出现徽州的粉墙黛瓦、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而北京的传统村落又有多少呢? 52个!而其中历史风貌保存良好、旅游开发条件较好的仅有24个,还不到这些传统村落的一半,主要集中在门头沟、密云、平谷、房山、延庆等地区。 “过去我们因为一些因素忽视了它们,现在,是时候关注我们的传统村落了。”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说。
最近,北京市旅游委专门组织专家,对这24个传统村落的传统院落留存情况、村落改造情况、村民经济状况、民俗民风情况、投资发展需求、旅游发展现状、旅游发展意愿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系统建立了基础数据台账。这24个传统村落,均已列入北京市旅游开发计划。
这些村落,在历史风貌和民俗风情上均有独特的优势,有的靠近著名景区,自然风光好;有的历史悠久,保存了大量古建筑;有的是红色村落;还有的则拥有原汁原味的村落文化,村落形态和生活方式都能让人感受到淡淡的乡愁。24个村落中,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有13个,但仍需进一步完善,11个村落则尚未开发。有8个村落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综合优势,分别为门头沟区马栏村、爨底下村、黄岭西村、碣石村、苇子水村,密云县潮关村、河西村,平谷区北吉山村。
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引热议
提起北京的旅游资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故宫、长城、颐和园等世界文化遗产及北京各具特色的胡同,而很少想到京郊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中也保存了很多北京文化元素。
据了解,北京的年游客数量有2.6亿,其中郊区旅游接近1亿,如此庞大的游客数量,给传统村落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这些传统村落多位于京津冀地区的连接点,辐射的范围就更大了。“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转变北京的旅游发展方式,从观光为主转变为‘观光+生态+休闲’。” 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说。
“我们当然想要开发,这样既能保护历史文化,村民也能富起来。”密云县河西村书记常海全说。
与会专家也提出了很多建议。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任志强表示,开发传统村落,“靠传统吃传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村落的传统建筑只是外表,其生活方式、文化才是特色。要把旅游和农产品产销、休闲娱乐甚至健康运动结合起来,发展生态游、农业游、休闲游。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则建言,传统村落的开发要借助两个重要的力量,一是市场的力量,尤其是开发初始要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降低投资风险;二是互联网的力量,通过网络把我们的资源跟全世界的需求对接起来。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