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河北邢台加快推进农村新能源利用掠影

来源: 邢台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以往随处堆放的秸秆转化成清洁燃气,供农户做饭、取暖;

开展沼气工程建设,无处倾倒的畜禽粪便转化成沼气;

随着太阳能利用日渐普及,太阳能取暖房也步入农民的生活。

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环境美、生态美是题中应有之意。我市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的新能源利用实践,不仅改变了过去“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生活方式,也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秸秆化身清洁燃气

11月16日下午3点,邢台县前南峪村秸秆气化站里,大量果树枝经过处理,变成可供农户做饭、取暖用的清洁燃气。

和前南峪一样,广大农村每年产生大量的树枝、秸秆无处堆放,成为村里难以解决的“烦恼”。据市农业局估算,全市每年可产生农作物秸秆800万吨左右和大量的果树枝条。过去,村民们都习惯把秸秆随意地堆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既影响了村容村貌,也存在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村民烧火做饭,家家户户点火冒烟,每到做饭时间,村里便烟气缭绕。

如何把农业废弃物变成清洁能源,既消除了垃圾,也能满足群众生活需求?2008年,在市新能源办公室积极推动下,我市开始探索推广秸秆气化工程。目前,全市建成6座秸秆气化站,年可处理果木枝、玉米秸、玉米轴、棉花秆等秸秆3957吨左右,产生燃气791.36万立方米,可节标煤6417.6吨,减排二氧化碳16685.76吨、二氧化硫54.55吨。经市农业局会同市发改委联合申报,南宫、邢台县、威县的3个项目列入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争取到中央投资880万元。

“秸秆气化不仅终结了焚烧秸秆的现象,改变了农村‘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做饭取暖方式,而且其技术本身由于实行密闭缺氧燃烧,基本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市新能源办公室主任魏金玲说。据测算,每公斤秸秆可产生约2立方米秸秆燃气,相当于0.5公斤标煤,按一户一天平均用气5立方米计算,一年用气约1800多立方米,可代替450多公斤标煤。而每利用1万吨秸秆进行气化处理,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0吨,减少烟尘排放90余吨。

“村民更喜欢算经济账。”前南峪村支书郭天林说,对一个四口之家来说,一年做饭需用煤3吨左右,支出3000元左右;而改用秸秆燃气,村民用树枝换即可,不用花一分钱。

农户住上太阳能采暖房

在内丘县寺上村,记者见识了刘庆的太阳能取暖房。房顶上,10组太阳能集热器整齐排放,收集的太阳能量将集热管里的水加热后,储存到蓄热水箱里,按设定温度通过自动循环泵和管道输送到房间里。

“冬天室内温度能达到20℃左右。”刘庆说,他家的太阳能采暖房外墙上还添加了保温材料,门窗进行保温处理,起到了减少热量散失、节约采暖用能的作用。

“连续阴天或下雪天怎么办?”记者问。

“阴天能用辅助热源。”刘庆所说的辅助热源是指他家使用的天然气壁挂炉补偿系统,与太阳能系统串联。阴天启用节能炉取暖,解决了太阳能受制于连阴天气和雾霾天气问题。

过去,每到冬天,广大农村原煤散烧的取暖方式极大影响了空气质量。加之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等特点,农村防治大气污染的任务更显艰巨。去年,市新能源办公室根据冬季时间长、气温低、天气寒冷等特点,按照节能、简便、经济、高效的原则,在全市大力推广多能互补太阳能采暖房这一民居新能源模式。

“太阳能采暖集热系统具有三大功能。”河北维克莱恩太阳能公司董事长薛会文告诉记者,它可供应冬季取暖、四季洗浴热水和四季生活热水。经过3年实践数据检测,冬季采暖太阳能热利用率达到70%以上,整套系统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上。

“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减少大气污染。”市农业局调研员肖荣彬说。据测算,一般家庭冬天取暖和全年生活用煤6余吨,排放粉尘和二氧化碳11余吨。而采用太阳能采暖系统,可替代原煤约4.2吨,减少粉尘和二氧化碳排放8吨左右。

尽管目前全市仅有20户农民采用了多能互补太阳能采暖技术,但肖荣彬对其前景非常看好。“多能互补太阳能采暖技术使用简便、卫生安全、节能环保、经济实用,我们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采用率。”肖荣彬说。

沼气工程变废为宝

在隆尧县千户营乡东毛尔寨村怡东绿色生猪养殖基地,猪舍里的粪便污水顺着排污沟流入沼气发酵区,产生的沼气供农户用饭用,沼液、沼渣作为肥料上到旁边的大棚里。

隆尧怡东农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规模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不好处理,曾让公司颇为头疼。2011年,致力于处理畜禽粪便,怡东公司开始建设沼气工程,2012年10月建成投运。按照设计规模,年可处理猪场粪污6424吨,产沼气32万立方米,年产并销售沼渣有机肥1314吨,年销售沼液10504.7吨。

邢台市自2001年开始发展户用沼气,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户用沼气8万多户,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24处,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工程2处,建立农村沼气服务网点590个。随着农村养殖业由家庭散养向规模化养殖场(区)转变,国家补贴政策重点向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和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倾斜。具体补助标准是:对于日产沼气500立方米及以上的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每立方米沼气生产能力安排中央投资补助1500元;对于日产生物天然气1万立方米以上的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项目,每立方米生物天然气生产能力安排中央投资补助2500元。

“乡村要美起来,需要更多的企业和农户参与建设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工程。”肖荣彬说,今年,邢台市争取到2125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补贴农村地区推广清洁燃煤炉具,减少农村燃煤消耗和散烧,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新能源利用前景广阔,一幅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画卷正在绘就。(记者 闫丽静)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