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地铁口停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些车主甚至把车横在了过道上。本报记者 高健摄
本报记者 高健
一边是大量私家车停满地铁口,却没有一个正规停车场;另一边是现代化的立体停车楼空置着近一半。记者昨日走访通州时发现,同在通州南北两条地铁线路上的驻车换乘(P+R)停车场建设好像和需求有点儿拧巴。P+R停车场建在哪儿,怎么建,如何能让P+R停车场更好地利用起来?
昨天早上,记者来到地铁6号线潞城站出口。才8点不到,路北侧两个地铁出口之间的空地上,就已密密匝匝停满了私家车。记者钻进去转了一圈,这片空地有大约两个足球场大,北侧靠着一片铁皮围挡,南临马路,但既没有划定停车位,也没有收费亭和管理人员,其实就是片荒地,却挤进了几百辆车。西侧的地面泥泞不平,大大小小泥坑边,车停放得歪七扭八。
就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先后有五六辆车驶入。各种犄角旮旯都挤不下,一些车主干脆把车横在了其他车前的过道上,就连路边也停开了一溜。
“8点以后就没地儿停了。”从宋庄开车过来的姜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半年,潞城地铁口停的车越来越多,还有好多是河北的车。正说着,记者见到马路对面一片小一些的空地也被私家车挤得满满当当。“都是不要钱,随便停,东边还有一片这样的地方,不过离地铁口远,不太安全,听说有人丢过东西”,姜先生说。
虽然停车环境不好,担心车被剐蹭,许多车主还是愿意冒险将车停在潞城地铁口,换乘地铁进城。“就是脏点,可比开车进城快。”在劲松上班的刘先生说,自己9点前要到公司,开车换地铁,7点40出门妥妥的,开车走京哈,一个半小时也到不了,7点就得出门了。
地铁6号线潞城站通车已有近一年,开车来这里转乘地铁的人越来越多,但正规的停车场却迟迟未能出现。
就在10公里外,通州另一条地铁八通线的北苑站,记者发现,今年新建成的本市首个P+R机械智能化立体停车楼却大量空置。停车场共有298个车位,市民最近一次乘坐公交地铁后24小时内到此停车,每天只需2元。上午10点半,电子显示屏上显示,还有111个车位。管理员告诉记者,每天的停放情况基本都是如此。
面对一边是P+R停车场车位闲置,一边是大量私家车在地铁口荒地乱停,一位业内人士表示,P+R停车场建设还应根据人流车流需求合理规划。
随着通州建设的加快,目前潞城、郝家府等地铁站周围停车需求增加,相比限于城市发展规模的八通线,六号线周围更加空旷,更适宜规划P+R停车场。但由于土地归属问题,加之审批涉及部门较多,这些地方一时间还没有建起P+R停车场。
采访过程中,一些车主向记者表示,还是希望地铁边能早点建起规范的停车场,车位多一些,如果是2元能停一天的P+R停车场最好。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