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治理环境污染一直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今年初国家新《环保法》颁布实施以来,该市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持依法依规持续开展“治污攻坚”行动,近日又发起了大规模“利剑斩污”新高潮。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公安、环保、国土、法、检两院等部门,紧密配合,协调联动,重拳出击,始终坚持对环境领域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共立案侦办环境领域刑事案件4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人,办理环境治安案件227起,行政拘留355人。
唐山是首都的“东大门”,也是一座拥有130多年发展历史的沿海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由于历史上形成的煤炭、钢铁、电力、水泥、焦化等传统产业,在新时期转型发展中,一直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和制约。对此,唐山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旗帜鲜明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不能让“污染”进唐山。坚持“发展与生态”同步进行,城乡兼顾、综合治理,把实现“绿色崛起”,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头脑充电 消除“思想雾霾”
今年在全市广泛掀起了学习宣传新《环保法》的热潮,组织环保系统和司法系统专家,就新《环保法》条款及行政执法等内容,为县(市)、区、各部门和重点企业领导、业务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并结合“6.5”世界环境日、“五五”普法行动,组织学习考试、有奖知识竞赛等活动,全市共组织环保培训5500多次;同时,在全市主要媒体开设了新《环保法》宣传专栏,滚动播放宣传片,使全市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明显提升。过去那种“经济要发展、污染难避免”和“农村脏乱差、历史就这样”等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和畏难情绪正在被“绿色发展”的新型理念所代替。
层层落实环保“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了以地方政府属地负责、部门加强环保监管、企业承担污染治理主体责任为硬性规定内容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市、县、乡三级政府层层鉴定了《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把大气污染防治、污染物总量减排纳入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内容,对重点目标完不成的,果断实施“一票否决”。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原则,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网格环境管理体系。目前,全市17个县(市)区、230个乡镇和5067个行政村全部纳入了网络化环境监管。与此同时,还结合本市现状,完善出台了一系列与落实新《环保法》相配套的政策规定,使环保治污形成了制度化、法治化和常态化。
瞄准重点领域 开展持续“治污攻坚”
在2013年和2014年实施重点企业治污减排项目890项的基础上,今年又确定实施钢铁、焦化、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治理项目685项,目前已完成464项;对59家重点行业企业的料场实行了“封闭治理”;对90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同时,对“污染围城”的企业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快实施搬迁。为了强化工业园区的环境治理,今年通过规划环评审批园区36家,其中30家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12家实现了集中供热。
加大“点面污染源”的综合治理
在去年关停取缔287家采石场的基础上,今年对171家矿山扬尘污染治理限定到10月底前完成。否则一律关停取缔。全面取缔城市环线内露天堆场,对交通道路、建筑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和挥发性有机物采取全方位防控措施。在已淘汰15.4万辆黄标车的基础上,今年再淘汰1.5万辆;同时大力推进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和“油改电”工程。今年已取缔城市露天烧烤摊点945处,各类露天烧烤基本实现进店、环保烧烤。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今年对23个片区的290个农村开展了综合整治,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0.7万吨,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18万吨;畜禽粪便、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4.74万吨。全市600多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完成了粪污综合治理。目前全市有48.58万户使用了沼气,沼气工程发展到1350多个;年秸秆处理能力达到284.9万吨,建成压杆压块站59处,生产能力11.8万吨。水源污染处理也取得了新进展。
目前,全市环境质量比较稳定。市委、市政府坚定地表示,为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决心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 (许贵元 马东辉)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