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 英 报道
本报济南讯 11月24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山东青州市、曲阜市、枣庄市山亭区名列示范县,邹城上九山村、博山中郝峪村等名列示范点。从2010年至今,我省先后有13个县(市、区)和24个休闲农园、乡村旅游点列入全国示范名单,以全域化设计促进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收效。
从这次入围的三个示范县来看,得益于全域旅游格局的定位,农旅融合呈现“两兴旺”态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起到的小村庄连接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小投入获取大回报的效果举目可见。青州市提出“旅游立市”,打造古城游、古村游、花卉游、休闲农业和弥河生态游,曲阜市以“儒家特色,全域旅游”的理念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山亭区定位“休闲山亭”,从2013年开始全域推进乡村旅游在全区布局。三个县域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布局的整体规划、政策扶持及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更多关切“农业+旅游”的融合型方案。
今年8月,国家政策层面传来促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利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共三十条措施,其中第十二条特别提出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指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大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提升服务能力。保持传统乡村风貌,传承农耕文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
有关专家认为,上述政策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融合、发展与和谐相融合,这让全域化推动农旅融合的优势更加明显,一方面以乡村旅游休闲(主要是指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的合理组合)为吸引点,可以引爆乡村旅游综合体目标市场,对乡村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打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其成为吸引点,带动旅游收益的增加。旅游收益的增加还可进一步强化景区管理、环境保护等,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乡村旅游的品质,从而使得乡村旅游形成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加工公司可以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及农业加工业。通过研发部门研究和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农产品、种植技术,带动农户栽种新技术品种;由市场部门收购本地区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向全国销售,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型为主的“公司+基地+商标+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旅游方面则可融合乡村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度假、会议、养老、居住等多种旅游开发功能,策划打造特有的“乡村综合旅游休闲”,如开设休闲垂钓、农场动物园、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在具体开发中,可根据各自地脉、文脉等具体情况,侧重打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说,发展乡村旅游的深层次价值是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经济时代、乡村聚落空间和儒学道德体系的土壤里形成的,乡村旅游是通过一种新的产业方式去引领植根传统的文化、社会的传承与重构,所以农业与旅游的结合会走向更加纵深紧密型的融合。
全域化考量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对濒临“空心”的古村落保护也具有积极作用。针对古村改造和古村保护哪个更适用于农旅融合的问题,省旅游局局长于风贵说:“古村改造和古村保护都可以发展旅游,但殊途不一定同归。前者发展了旅游,推动了新型城镇化,但仅保留了古村的躯壳。而后者则同时保护了古村的魂,对古村灵魂的保护进而体验、进而享受,才是乡村旅游的最高境界。我所说的古村生态博物馆,其要义在此。”
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季将说,如今城市人到乡村旅游,更向往能参与到乡村居民的传统生活中,乡村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原居民来烘托、体现的。现在很多古村已成“空心村”,有人才是一个“活”的古村,才有古村的灵魂。而从乡村旅游卖点来讲,很大程度上卖的是生活方式,从农旅融合的角度,保护古建筑、保护原居民、保护传统文化,是保护古村的三大要义。去年以来,把“保护”古村作为首选,这次入选全国示范点的邹城上九山村,就是以“保护”为首选发展乡村旅游,以新的方式引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