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剑英 通讯员王月红)涉县困难职工李广军,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年幼,父亲因手术欠下不少外债,一家人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通过县总工会干部付政国的担保,他顺利获得5万元创业贷款,利用自己的木工手艺,开办了一家橱柜门市,目前月收入约4000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以前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方式主要是送慰问金、慰问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涉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昌明介绍,去年,该县在全省工会系统率先实施小额借款创业扶持项目,变“输血”为“造血”,让困难职工靠双手摆脱贫困。
根据困难职工的创业意愿和自身条件,该县逐户走访、精准帮扶,重点帮扶“技术创业、经验创业、多人创业、特色产业型”职工。县博源物资有限公司的王娟等4名困难职工,每人贷款5万元,联合承包了一家超市。“每人年收益3万多元,两年就能还清贷款。”王娟说。
该县制定了《小额借款管理办法》,明确贷款形式、额度、期限及项目审核程序等,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全部与创业困难职工结对子,积极为困难职工担保,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为提高创业成功率,为每个创业职工建立档案,组织专家开展创业辅导、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难题。专家还根据项目情况,对资金额度、使用年限等进行评估,保障贷款资金安全。对于较为成熟、见效快的项目,给予一次性5万元贷款;对于投资成本较低、需要少量流动资金的,给予1至2万元贷款;对于有市场前景、但不太成熟的项目,采用分阶段帮扶的方式,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转。在资金回收方面,最大限度考虑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采用分步还款的形式回收资金。
据介绍,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涉县总工会已对57名困难职工,分批发放资金近200万元,创业项目涉及建材、百货、厨卫、餐饮、种植、养殖、手工等多个行业。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