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证据:日本侵华暴行调查档案全编(京津冀卷)》在北京出版集团举行了首发式。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鲍聪颖)12月1日上午,国家出版基金2015年资助项目,由北京市档案馆主编,北京出版集团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证据:日本侵华暴行调查档案全编(京津冀卷)》在北京出版集团举行了首发式,本套书共3400多页,分为9册,收录了国民政府于1946年至1947年间为配合国际调查所做的日本侵华罪行实地取证调查资料,共761件档案。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为这些档案编写了“罪行地区索引”和“罪行种类索引”,便于读者查找相关内容。
北京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马素萍介绍说,该书的每一篇档案材料文字虽简略,但是篇篇控诉,字字血泪,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苦难,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据悉,由于调查采取了法律手续,所以这些调查材料完全具有凭证作用,是揭露日本侵华罪行宝贵的第一手材料。而为了更好地展现这批珍贵的档案资料,北京出版集团结合原始档案影印与释文的形式出版了本书。据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介绍,本书是第一次以结合原始档案影印与释文的形式出版的反映日本侵华罪行的法律性史料图书,其法律性史料的可采信程度远远大于各类自述和回忆录,具有很强的证据效力。因此本书可作为控诉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的有力法律武器。第二,本书可作为揭露日军侵华滔天罪行的生动教材,对今天的年轻人了解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强化爱国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本书可为抗战历史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稀有资料,同时也为反映抗战内容的文学和影视创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真实素材。第四,本书的出版能够引发人们对整个相关领域档案资料保护工作的重视,同时推动京津冀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抗日战争档案文献的深度搜集整理工作。
首发式上,北京出版集团与北京市档案局(馆)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8家单位进行了赠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北京出版集团与北京市档案局(馆)颁发了收藏证书。
有关获赠单位表示,本书的编辑出版,为揭露日本侵华罪行提供了最真实、最直接的证据,第1册至第6册为这761件档案的影印原件,按照北京地区、天津地区和河北地区的顺序编排,这部分采用了四色印刷,为读者真实地再现档案的原始面貌;第7册至第9册则是这761件档案的释文,便于学者和读者对档案内容的阅读和使用。这种影印加释文的出版方式在出版界尚不多见。
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北京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马素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周溯源等嘉宾学者出席了本次活动。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