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政务服务中心
人民网呼和浩特12月18日电(富丽娟)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政府服务中心了解到,为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首府对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进行再次精简优化,大幅度缩短了审批时限,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商业性开发建设项目全流程监管时间由过去的620个工作日缩短为67个工作日(约三个月),减少率为89.19%;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流程监管时间由过去的733个工作日缩短为96个工作日,减少率为86.9%。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召开以来,呼和浩特市作为全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先进典型,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不断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优化投资建设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审批“瘦身”:103个环节到54个环节
2013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项调研组耗时2个月对建设项目审批情况进行摸底调研。统计得出,市商业开发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流程涉及68个部门,需要加盖393个公章;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涉及59个部门,需要加盖239个公章。建设项目审批耗时最长的历时10年,最短的历时1年零2个月。
通过推行联合审批服务、分类简化审批、精简内部审批环节和减少报批审签程序等措施,大幅度减少了审批环节。原来,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商业性开发建设项目完成审批共需要82个环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需要103个环节。这次优化后,商业性开发建设项目仅需要54个环节,减少率为34.15%;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仅需要77个环节,减少率为29.13%。
审批“超时默认制“倒逼”提速
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中,对在规定时限内未出具审批意见、又没有作出合理解释和书面说明的部门,视为默认许可该申请事项。默认许可后,市监察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监督审批部门主要领导签订默认确认书,并调查核实造成默认许可的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因默认许可造成的后果由审批部门主要领导承担。
坚持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有错必究的原则,对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不予许可、审批超时的,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对违规设定审批前置、违规增加审批要件、不执行并联审批流程、审批严重超时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部门分管领导责任;对阻碍和拖延改革任务落实、存在中介垄断利益输送、非法设定或转移行政审批职能的,追究直接责任人、部门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责任。
权利下放实现审批“少而优、少而快”
过去房地产项目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批复只能在市环保局办理,大量项目的审批集中在一个部门,严重影响了审批速度。现在,全市通过审批职能下放,实施分级审批,将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职能下放到旗县区级,由原来的“只能在1个单位办理”变成现在的“5个单位都可以办理”,项目申请人就近申请、就近审批,实现了审批的“少而优、少而快”,更加方便了投资企业。
并联审批网络平台的建立和联合审批运行机制,实现了各部门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改变了原来部门分割、信息不通的状况,强化了政策的一致性、连续性。对多部门审批事项实行一个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同的“一条龙”审批,部门之间实行协同联动,不仅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实现了效率的倍增,是建设高效政府的重要措施。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