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十一月,全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省第一
着力帮扶100个左右重点企业解困增效,推动100个左右在建重点项目建设,促进100个左右重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这“三个一百”是运城市委、市政府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做出的重要决策,是稳增长、调结构的一剂良方,通过精准发力,帮扶了一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单位,解决了一大批生产经营和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障碍,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1至11月,运城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持续收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也稳中有升、稳中向好。
“三个一百”涵盖了从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全过程,成为全市推动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振兴“三大突破”的重要载体。“三个一百”工作从今年9月份启动以来,运城市委、市政府就建立了统筹协调、包联帮扶、督查考核问责、创优发展环境等工作机制。市县四套班子领导定点包联,协调推动,直接到基层一线、厂矿车间和项目工地,与包联单位一起研判经济运行形势,并针对企业在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原料供应、产品销售、流资短缺以及土地、审批、环评等困难和问题,实行专题、专案、专人进行问题销号,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市直部门直面矛盾,积极作为,为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营提供要素保障。
今年,市财政还专门列支2亿元,用于支持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并在全省率先搭建了“应急保障资金服务平台”,累计为70家困难企业提供政策性过桥资金10亿元。各县市全力帮助企业解困:河津、垣曲通过设立应急转贷平台、加强银企对接,为阳光焦化、五龙镁业融资数亿元。永济、芮城为新时速、宏光医药等企业协调解决用地数百亩。盐湖、绛县和新绛为恒磁科技、明迈特、高义钢铁解决了用电问题。闻喜、临猗全力化解海鑫、华晋等企业金融风险问题。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在“三个一百”工作机制的推动下,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抓发展的态势、趋势和气势越来越好,各级干部静心、稳神、沉身做实的工作导向逐渐成为主流。万荣、稷山通过实施并联审批,有效提高了项目签约率、落地率和开工率;夏县、平陆通过对工作缓慢的部门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拧紧了螺丝,上紧了发条;风陵渡和绛县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上手、外出对接洽谈,促进了一批新项目成功签约和落地。企业家信心指数不断提升,拿出看家本领增强核心竞争力,拓展市场,或新上项目,或扭亏为盈。各县市县域经济已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新一轮发展竞赛中抢占先机,创造出独特的发展模式。截至11月,全市重点项目“六位一体”中项目储备、签约、开工三项指标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项目开工率、投产率均位列全省第三;工业经济在艰难中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连续三个月稳定在正增长区间。百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过100亿元,全市引资到位资金超过600亿元。
在持续抓好“三个一百”工作过程中,运城市委、市政府还通过片区调研、专题会议等,研究谋划2016年重点项目盘子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植树造林、城镇化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为做好明年工作、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记者李宁波王荔)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