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柏松 通讯员李德军、王树军)课上,教师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课余,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舞蹈、绘画、音乐等15个门类共50项社团课程;放学后,家长可以点击校园网站里的“微课”教学视频辅导孩子功课……作为农村学校,海港区白塔岭小学媲美城市学校,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和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设计,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海港区积极打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牌”,不断加大在财政拨款、硬件投入、师资配置等方面向相对薄弱学校倾斜的力度,努力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全面打造优质、均衡、公平的教育示范区。
示范带动,促师资配置均衡。海港区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自2013年开展了“名师工作室”创建工作,分两批先后成立了以张丽颖、王桂军、娄晓华等5名河北省学科名师或河北省特级教师为代表的名师工作室,学科内容涵盖了中小学的主要学科,形成了名师团队带动骨干群体的局面。
政策驱动,促教育质量均衡。海港区实行区域内干部教师全员轮岗,确保交流率超过5%;支教教师全程参与受援单位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新课程实施等工作;区政府出台政策解决支教教师的实际困难,让交流人员无后顾之忧……通过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积极探索教师定期轮岗交流新模式,在全区建立了有序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中小学教师交流机制。
政府投入促教育设施均衡。全区所有中小学均达到校舍安全标准;城区学校操场全部改造为塑胶、人造草皮操场,进入绿茵场时代;北环路小学、和美实验学校、白塔岭小学3所农村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先后竣工投用。海港区加大教育投入,5年来,全区教育总支出达26亿元,逐年增长的资金投入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向薄弱校倾斜,促进校际间均衡。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