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左颖)记者今天上午从朝阳区“两会”了解到,朝阳区将力争在“十三五”末实现有需求社区“驿站式”养老全覆盖,为辖区老人解决居家养老难题。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朝阳区的“1+43+N”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中“1”是指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43”是指全区各街乡的街乡级养老照料中心,“N”指的就是社区里养老服务驿站、服务商。目前,朝阳区街乡级养老照料中心已陆续建设了32家,今年,全区将在现有建设基础上再开工建设至少6家街乡养老照料中心,“十三五”末,朝阳区的43个街乡都将拥有自己的街乡养老照料中心。
据悉,“驿站式”养老是朝阳区率先推出的一种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目前已完成建设潘家园夕阳红驿站、三里屯幸福夕阳托老中心、香河园和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驿站27个,可为社区周边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生活服务、康复护理等多项服务。据统计,朝阳区全年在驿站接受服务的老人达到5万余人次,辐射居家、开展上门服务突破7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的“驿站式”养老模式已列为北京市居家养老幸福工程重要内容,2016年朝阳区将通过市区支持完成80家驿站建设。“十三五”期间,朝阳区将力争实现有需求社区“驿站式”养老全覆盖。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