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昊
腊八一过,年味是越来越浓,市民们也开始筹划起了今年的年夜饭该怎么吃?去哪吃?近日,记者走访省会多家饭店发现年夜饭包间预订火爆,部分饭店甚至“一桌难求”。此外,随着电子消费的兴起,网购半成品年夜饭也逐渐成为了市民的新选择。
1
三十晚上年夜饭“一桌难求”,顾客单点菜肴成主流
随着新年脚步的离近,年夜饭的预订也进入到了最后阶段,在众多饭店门口的LED屏上,依旧亮着商家对于年夜饭促销的广告语,并循环播放着菜品的价格和饭店的联系方式来吸引顾客。
1月16日中午,记者走访省会多家饭店发现,大年三十和初一晚餐时间段的包房已基本预订一空,而初二到初七则还有少量空余包房。位于新华路的一家高档饭店工作人员介绍说,除夕当晚六点到八点的包房已经全部订满,只有下午四点到六点用餐时段的包房还有少量空余。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一家菜品价位亲民的农家菜饭店,前台服务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猴年的年夜饭预订从去年十月份就开始了,目前除夕当晚只剩下一间20人位的包间空闲。”刚刚在这里订好位子的张先生说:“这里环境和菜的味道都不错,而且价格也亲民,人均还不到50元。只可惜除夕当天没有适合我们的包房了。”最终,张先生在这家饭店预订了大厅里的一个十人桌。
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前些年流行的家庭套餐模式正逐渐被单点菜肴所取代。对此,多家酒店前台服务人员表示,往年多数饭店为了方便快捷,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年夜饭套餐供顾客选择,今年越来越多的饭店为了迎合顾客的口味,减少了年夜饭套餐的种类,推荐客人根据口味单点菜品,价位和套餐保持一致。
2
网购半成品年夜饭成为市民新选择
假如在饭店订不到座位,或是嫌饭店太贵而自己厨艺不精湛,该怎么办呢?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一种网购半成品年夜饭也逐渐在市民当中成为新的“食尚”。所谓半成品年夜饭,就是将全熟或半熟的菜品在真空包装下通过快递邮寄到买家手中,食用时只需加热或炒熟。“我们一家子有十来口子人,去下馆子觉得不值,可自己做又嫌麻烦,后来孩子跟我说可以上网买半成品年夜饭,操作简单而且价格也实惠,听着感觉真的挺不错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在网上相中了一款“家宴”套餐,准备年前一周就下单购买。
1月16日,记者在淘宝网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年夜饭半成品”后,搜索出不同菜系和不同价位的套餐商品近2000余件。在一家专门销售半成品年夜饭的网店内记者看到,套餐价格从99元到1500元之间不等,且每种套餐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最便宜的套餐有12道菜品,可供4至6人食用,价格最贵的套餐则有35种菜品,可供10至12人食用。”客服工作人员介绍说,在不同种类的套餐当中,既有像“国宴狮子头”、“老北京烤鸭”等中国传统特色菜,也有像“西冷牛排”、“奶油蘑菇汤”这类的西方异域美食。据该网店客服介绍,礼盒中都会配有相应的食用加工手册。除此之外,很多售卖年夜饭的网上商家均承诺菜品有质量保证,本地有实体店的城市可直接提货,如果没有则会真空包装好后快递寄出。为了能够让买家买的放心,吃的安心,不少卖家还在销售网页上晒出了食品流通许可证、商标注册证明、营业执照等相关信息。
虽然网购半成品年夜饭价格实惠并且省时、省力,但不少市民出于对网购食材新鲜与安全的考虑,并不敢轻易尝试。“年底是快递最忙的时候,南方的半成品食材寄过来少说也得两三天,实在是不放心啊。”也有不少市民表示,网购半成品年夜饭虽然方便,但吃年夜饭大家就是图个热闹,还是更应该享受一家人其乐融融准备年夜饭的过程,虽然麻烦些,但会更有年味。
3
消协小提醒,让你吃得美味又放心
针对往年情况,省消协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在预订年夜饭时,一定要选择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齐全、信誉良好、规模较大、经营相对稳定的酒店。预订年夜饭时要向酒店确认每道菜品的规格、数目、价钱等,仔细询问有无停车费、包间费、有无最低消费、服务餐位是否免费、酒水能否自带等项目,防止就餐当天酒店私自涨价、偷工减料等事情发生。同时注意保留好年夜饭预订的相关凭证或单据,如遇不合理行为,消费者可拿单据向相关部门投诉。
对于网购年夜饭半成品逐渐流行的现象,省消协工作人员表示,这类方式存在一定风险,首先,距离遥远,无法认清资质;其次,长途运输保管不当容易变质。“这些食物毕竟都是半熟成品,因此,无法看出食材新不新鲜,吃出问题来维权较难。市民在购买时,最好还是选择同城饭店,看好菜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果在网络上购买外地菜品,一定要选择有营业执照及卫生许可证的正规卖家,购买时要问清保质期和加工日期,收货时仔细对照检查商品,看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异味。”省消协工作人员说道。
破解“小餐桌”食品安全监管难题
本报讯(记者刘涛 实习生严琼)1月15日上午,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东苑街道办事处组织举办了裕华区“小餐桌”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培训会,对各个已入住的校外托管机构负责人进行食品安全培训,以高标准、严要求把关学生托管机构的食品安全问题。
学生托管机构(俗称“小餐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办,受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监护人委托,在课余时间代替监护人照顾学生,为学生提供接送、餐饮、休息住宿场所的营利性经营服务机构。学生托管机构作为新兴经营业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加强小餐桌的管理已成为当前广大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议论的焦点,同时也是监管的盲点。
为切实规范学生托管机构的食品安全经营行为,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疏堵结合,分类监管,积极破解“小餐桌”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区教育部门依托学校、各街道(镇)依托村(居)委会对已入住的校外托管机构进行摸底排查,逐一摸清有、无证托管机构的基本情况,开展好学生托管机构的摸底工作,建立基本台账。并做好相关宣传,营造整治的良好氛围,引导托管机构经营者自觉整改,办齐相关证件,主动接受监督管理。
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小餐桌”从业人员培训班,告知相关法律法规,讲清开办条件,明确整治标准要求,督促各“小餐桌”开办者做好自行整改。对整改后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的托管机构,由职能部门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仍不按要求整改的,责令其停止经营行为,并主动提前告知家长,及时结清各项费用,引导家长及时将学生从拟取缔托管机构中转出。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