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衡水:抢抓机遇从十个方面强力攻坚

来源: 河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本报讯(通讯员张洪静 记者马路)近日,笔者从衡水市经济工作会上获悉,今年该市将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改革开放、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开发区建设、治理大气污染、保障水环境安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十个方面强力攻坚,抢抓各方面机遇,全面叫响“向落后说不、向倒第一说再见”,打响“十三五”发展的第一炮。

“现在除了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全省共有的机遇以外,我们自身还有综合配套改革的优势、产业结构的优势、生态环境的优势、交通区位的优势等,只要紧紧抓住、善加利用,各种机遇和优势将集中向发展优势转化。”衡水市市委书记李谦说,为此,我们突出以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后劲,以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动能,以改革创新释放新的红利,以生态环境建设增创发展优势,以民生保障激发社会活力,加速绿色崛起、跨越赶超,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该市围绕“一枢纽四基地”功能定位,推进“三个一百”工程和118项对接推进任务。加快“蓝火计划”进度,启动运行衡水基地和北京、天津两个众创空间,推进北京、天津等著名医疗机构在衡水湖建设远程康复中心和区域医疗卫生平台,打造京津教育、体育、医疗、养生功能疏解基地。支持饶阳(北京)天资高新科技综合产业园区、深州京津冀产业协作示范园、故城(青云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示范区、冀州“大兴专区”等共建园区。

突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冀中南综合物流枢纽、生态宜居的滨湖园林城市”定位,制定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为抓手,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今年所有县城实现集中供水、集中供热或清洁能源供热、污水垃圾达标处理。打造一批特色小镇、产业小镇。结合美丽乡村和“三区同建”工作,最大程度提高全市城镇化率。

着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实施“3个10”计划,国道106衡水湖段改线、榕花街改造提升、文化艺术中心、“一河三街”亮化提升等10项工程力争年内建成投入使用,石衡高速、高铁广场、衡水植物园、体育中心等10项工程实现开工建设。京衡客专、石衡沧港城际、衡水机场、通用机场等10项推进前期项目,争取早日启动。各县城要围绕交通、文体、教育、卫生等短板,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三年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7.5%以上。继续实施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整合重组三大工程,推动企业制度、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增强软实力。加强与京津科技、人才的沟通交流。

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实施行政审批瘦身提速行动,规范和完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完善政务云平台建设,推进大数据应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行电子营业执照,探索“多证合一”。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发展股权基金、金融租赁等新业态。支持养元、宝力公司在上交所上市,瑞丰、中科能源等在港交所上市,年内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年内1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层层签订扶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形成上下衔接、条块结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责的责任体系。强化典型引路和内生动力培育,通过送技能上门、送项目下乡等方式,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抓好开发区建设。分类推进省级开发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行政审批制度、用人和薪酬制度、人才引进制度、考核制度“六项改革”。推广政府推动、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外资、民资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的开发运营。工业新区加快打造千亿园区,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冀州经济开发区、景县工业园区、安平经济开发区要加快建成500亿园区。

铁腕治理大气污染。严防严控燃煤污染,对煤炭市场进行集中清理整顿。严查严管扬尘污染源,细化冬季道路清扫方案,遇不利天气时,要立即加大道路的保洁。彻查重处工业企业偷排偷放、不达标排放,对没有处理设施的坚决关停,对不能稳定运行、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的顶格处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对餐饮业油烟、所有涉及喷漆工序的4S店和汽修厂加大治理,完不成治理任务的坚决取缔。加强空气质量预警预报,逐日、逐周、逐月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研判。

全力保障水环境安全。组织开展衡水湖综合整治、重污染河流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全市所有工业聚集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在高标准完成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同时,实施2016年度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保就业稳定、保义务教育、保基本医疗、保基本养老、保民生底线、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等“五保一创”。推进农村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把符合条件的低保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组织开展对口招聘,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兜底性制度。以“篮球城”“长跑城”“健步城”为重点,加快打造体育名城。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行动,抓好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