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陈康亮)随着过去一段时间,包括e租宝等风险事件频发,舆论对于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近日全国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主办的题为“互联网金融精准助力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加速发展”的财经智库沙龙上,与会的专家普遍表示,互联网金融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但效率往往是和风险成正比的,对监管机构而言是新的挑战,要以监管创新应对互联网金融创新。
在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看来,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股东求大、求快、求赚钱的心态迫切,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问题频出,甚至一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去做了“大资管”和“众筹”,而这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向了房地产、过剩产业等低效率行业。
刘明康进一步指出,这些发展模式根本上违背了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的本质,背离了互联网金融“做小做微”的发展趋势,违背了金融信息中介的要求。面对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应该增强理性,不能提出不切实际的政策要求,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的特点,推动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对此,国务院发展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亦表赞同。刘世锦指出,判断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应该以能否发展和提高要素生产率为标准,切实提高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宽度和深度。
以煤炭行业为例,刘世锦表示,煤炭从山西煤矿运出,过秤后装上卡车,再装上火车,再到秦皇岛上轮船,运至江苏港口,然后到电厂、钢厂,全程用物理网技术监视,整个运输过程中风险重新定价,金融机构也跟进来,根据不同环节的差异,形成了包括物权抵押、保理等五六种金融产品,而且随着距离的缩短,离目的地越近,风险越小,金融产品价格越低,这才叫互联网带来的金融创新,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
针对监管方面,刘世锦表示,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适度监管的背景下,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继出现问题,如今在加强监管的呼声中,要警惕再次出现“一放就疯,一抓就死”的局面,避免出现运动式管理。
对此,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亦持相同意见。李克穆表示,要以监管创新应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如果缺乏相应的预案,风险就将不可避免;如果有相应的预案,风险就是可控、可以防范的。
李克穆认为,首先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互联网金融是在线金融,监管难度大,风险传染也更为迅速,监管需要跟上,需要守住底线。既要在大金融的框架下注重协调监管,也要注重银、证、保各自的特点。其次,要注重监管创新。互联网金融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但效率往往是和风险成正比的,对监管机构而言是新的挑战。监管人员需要了解最新的信息化进展、互联网概念等,否则就跟不上形势。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