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互联网金融肩负普惠金融发展重任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特别提出要发挥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有益作用。依托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金融由于门槛、成本过高而产生的覆盖群体有限、服务质效不高等问题,使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的益处,可以说互联网金融肩负普惠金融落实的重任。
解决普惠金融可获得性
普惠金融就是要让金融服务下沉到最基层,渗透到实体经济末梢,而对于未能被传统金融体系覆盖或覆盖不足的小微企业、个体经营人群、个人消费者,首先在于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当前,针对他们的金融服务非常稀缺,深层问题在于一个覆盖广泛、规范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而小额、分散的需求特征,进一步拉升了服务成本。
基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崛起的互联网金融,能形成大数据风控能力,做好风险管理,降低获客与服务成本,破解普惠金融深化发展难题。大数据技术将信用的价值数据化、可视化,通过高科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手段,可以把小额信贷等“不可能”变为“可能”。在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看来,从大格局讲,整个中国的金融创新应该是双轮驱动的增长引擎。一个是大量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需求,是蓝海市场;另一个引擎是利用科技开掘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五十年前的美国也走过我们今天正在走的路,当时没有互联网和大数据,现在我们拥有了移动智能硬件、移动互联、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能够尝试利用科技来弯道超车,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为普惠金融提供助力,解决长尾小微群体面临的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让金融服务真正普惠大众,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有益支撑。
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提升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互联网技术带来金融交易时间、空间的极大突破,金融的普惠功能将借助互联网技术得以更好、更快地提升。相比传统模式,互联网金融平台基于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撑,可以在业务模式、产品形态和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双重优势的互联网金融,能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普惠大众。
互联网金融并非简单地通过线上填写、提交资料,而是金融底层环节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散落在互联网各个角落的有价值的数据转化为精准的金融服务,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为用户提供的金融服务方案更加透明,最大程度地简化用户操作,降低用户参与的门槛,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便捷、精准化服务,用户只需简单操作,通过大数据智能决策引擎对借款用户的信用资质和还款能力进行判定,大大提升了信用审核的效率和精准度。
通过大数据征信系统,实时进行信用审核,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对互联网数据的调取和分析,从而简化用户借款的申请流程,并且提升审核的效率和精准度。比如,宜信宜人贷的极速模式,对用户的授信时长从原来的几小时压缩到一分钟之内,而且仅仅需要用户授权信用卡账单邮箱、电商或社交平台的相关信息,极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放款效率。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极大降低了风险。普惠金融在互联网应用推进下,变得更加简洁、易懂、高效。
中国金融业正在经历一场市场化的大变革,互联网金融成为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通过市场的力量激活经济体内在活力,真实反映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丰富了金融业态,成为中国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来整个行业生产率的提高,更是从宏观层面提升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了金融的服务效率,将进一步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正在从出借端和借款端共同唤醒经济体系中“沉睡的资金”,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盘活存量,刺激增量,从而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随着互联网金融各项监管细则出台,行业终将告别野蛮生长,“劣币驱逐良币”停摆,一些优势、合规经营平台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互联网金融获得新的“监管红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