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在河北建立国家自主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更好地衔接京津科技创新资源,卢晓光委员呼吁:

在河北建立国家自主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

本报特派记者 王丽

“北京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二分之一的两院院士,五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三分之一的国家专利,各大央企总部、部属院校也主要集中在京津,创新资源十分丰富。”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卢晓光建议,在北京、天津都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背景下,支持河北建立国家自主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更好地衔接京津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三地协同创新发展势态。

探索京津冀 合作利益共享机制

卢晓光委员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要实现齐头并进。河北与京津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他建议,国家在顶层设计中,不断创新三地沟通和协同机制,破除制度性障碍,拉平三地之间政策落差。

探索共建合作利益共享机制,设立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支持三地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平台建设,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打造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提供保障。

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向河北产业创新聚集区延伸,支持天津滨海新区政策向曹妃甸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延伸,鼓励新区、园区、功能区在体制机制政策创新方面开展试点。

支持河北建立

国家自主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

京津丰富的创新资源和政策优势,对河北创新资源也形成了明显的“虹吸”效应。卢晓光委员呼吁,支持河北建立国家自主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更好地衔接京津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三地协同创新发展势态。

支持河北加强与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打造一批科技人才创业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基地,承接高科技转移项目,充分利用京津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形成“京津技术研发—河北转化生产”模式。

鼓励京津冀三地联合打造自主研发设计至终端产品的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从做企业到做链条的转变,实现“1+1+1>3”的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