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峻峰)日前,石家庄市政府出台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达到50%以上;全市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10个以上,社区专业社工机构超过50家;每个城市社区至少有10个以上、农村社区至少5个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90%,农村社区达到30%以上。
完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县(市、区)社区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综合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街道至少拥有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建设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服务站,形成数量适当、分布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规范、群众方便可及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推进社区服务人员专业化,注重选聘优秀大学生到社区工作,进一步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政策。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等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加快开发社区社工服务岗位和项目,发展壮大社区义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形成社工、义工和志愿者三体联动的服务模式。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着力培树特色服务品牌。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实行连锁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形成社区养老品牌。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在社区开设双休日及寒暑假特长班、婴幼儿早期教育和管护班、四点半课堂等,鼓励社区开设微学校、微集市、微超市、微舞台等居民喜爱的温暖实用的服务项目,形成“微服务”品牌。支持在街道(乡镇)层面建设一批集社区公共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体。街道(乡镇)普遍建立基层慈善捐助工作站及社区慈善爱心超市,逐步实现布局合理、层级多元、辐射面广的慈善捐助网络体系,方便居民群众就近捐赠款物。每个慈善捐助工作站及慈善超市分别配备公益岗位人员2至3名。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