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订单已排得满满当当!”5月14日,在位于鞍山经济开发区的磁谷集团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忠威一边指着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这家公司近日成功登陆“新三板”,将借力资本市场推动产业的融合升级。而像迈格钠公司一样,越来越多的鞍山企业通过多层次对接资本市场,有效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更促进了产业升级壮大。
截至目前,鞍山市已有鞍钢、荣信、聚龙、森远、鞍重和福鞍重工6家企业分别在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总额584.6亿元,名列全省第二。此外,“新三板”挂牌企业14家,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挂牌企业23家,在上海股交中心E板挂牌企业1家,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81家。
此前,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鞍山市领导走访企业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融资难”。稳增长重在稳企业,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不方便”问题,鞍山市委、市政府除大力推动银企对接外,还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规范化公司制改制,通过上市、场外市场挂牌等方式,对接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如今,全市已形成一整套较为成熟的后备企业筛选培育机制,并构建了层次分明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
今年4月初,鞍山市金融办还组织全市各县(市)区金融办以及区域内“新三板”挂牌企业与拟挂牌企业赴深圳进行金融招商活动,其中有5家企业与基金公司达成合作意向,2家企业与基金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一旦登上资本市场舞台,企业既解决了融资平台问题,又将实现经营管理能力、规模实力的提升。鞍山紫竹集团旗下的紫竹桩基础工程公司,是鞍山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叩开资本市场大门后,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所生产的U型、Z型、板型等几大系列三十余个规格的钢板桩产品,大部分填补国内空白,并成功参与了几十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辽宁福鞍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融资额就达2.69亿元。企业通过主攻高端产品,一跃成为国内铸件行业龙头企业,出口产品货值占企业总产值八成左右,其中轨道交通转向架成功打开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