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倒计时不忘发帖“别熬夜,我就是例子!提醒人们珍惜健康
■本地版《滚蛋吧,肿瘤君!的故事,打动都市白领珍惜自己和亲人
■专家:决不可忽视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好习惯远离癌症和过劳死
■网站悼念微博。(均为网络截图)
■最后一条微博。
一位28岁的省城网络女编辑,热爱生命,热爱工作,可爱活泼,她时常熬夜、加班、不吃早餐、作息不规律……5月18日,因肝癌离开了这个曾让她无限眷恋的世界。4月份,她还发帖子《别熬夜,我就是例子!》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和健康。5月19日,有关她的微信被网友刷屏了,大家争相转发,让更多的人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快提醒身边的人,别太拼了!”
□本报记者 梁蕾 李惺
网友留言
怀念秋天: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
龙飞凤舞:默哀。同时劝大家保持正常作息。
夏天到了:希望天堂里没有疾病,没有熬夜和累……
一江春水:为年轻的生命祈祷。也反思自己的生活……
呼呼直至:快提醒身边的人,别太拼了!
一位28岁媒体人悄然离去刷屏朋友圈
从昨天早晨开始至晚上20时,微信朋友圈被一则“28岁媒体人癌症去世”的新闻刷屏了,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朋友,都不断表达着对这鲜花一般生命的骤然凋零的哀悼。甚至,她所喜欢的演员赵薇也发微博进行了悼念。翻看女孩生前写下的微博,总让人感到一丝向上的坚持:
“真心希望我能挺过这一难,然后好起来孝敬我的父母”
“发句牢骚,大伙别介意,当笑话看吧……今晚加班到12点然后再回家,明早8点前要在家更新网站首页,而我,没有电脑……悲催……”
“居然1点了!第一次加班到这个点,唉,早上6点多就得起,累啊!”
“早中饭没吃,懒觉没睡,沉浸在制图的快乐中,可是好累。”
……
虽然在喊累,但不难从这些有温度的字里行间,读出这位保定女孩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即便在她生命进入倒计时,这个善良的女孩仍不忘发微信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和健康。显然,这是一个真实版的《滚蛋吧,肿瘤君!》的故事。如今,写下这些文字的女孩已经离开了她的亲人和朋友,但她的叮咛却给大家留下了一片温暖和感叹, 无数的网友留言寄托了哀思,甚至“同病相怜”。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赵晓霞就是其中一位,“我从这个帖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加班、熬夜、作息不规律……这些近乎是我生活和工作的常态了,真的!”34岁的赵晓霞感慨地说:“通过这名女孩留下的帖子,我感觉和她的遭遇是那么的相似,离死亡是那么的近。我非常感谢她留下的这些宝贵信息,我也非常感谢我的朋友将她的这些信息传给了我。今后,我将珍惜我的生命,珍惜我的健康。”
昨天,有许多网友和赵晓霞一样,将这个帖子转至了朋友圈。就这样,一条微信通过朋友圈,你传我,我传他,短短一天,震动了整座城市。“帖子,对自己是警醒,对朋友是善意提醒,你温暖我,我温暖他。”赵晓霞的一席话代表了广大网友的共同心声。
都市白领频频“被癌”或“过劳死”
伤逝,又是伤逝!近一个月以来,类似的新闻接二连三:43岁知名调查记者因病医治无效逝世,42岁资深编辑睡梦中离世,41岁的记者骤然去世……
透过虚拟的网络,透过一个个迥异的ID,大家不约而同表达着对逝者的追思,也不断传递着思考:为什么类似的信息时有发生?为什么那些听起来好像很遥远的疾病,会发生在本该是精力旺盛的青年人身上?
在采访了多位专家后,记者得到的答案大致如下:生命健康是每一个人的最基本的“配置”,是每一个人幸福生活、努力打拼的基础,但也往往是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最容易忽视的。原因无他,不过是认为自己年轻,熬夜也好,加班也好,有不舒服也好,什么都能扛过去。但时间长了呢?量变引发质变,病铸成,再想扭转就不是简单的事儿了。
“年轻,不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肝脏肿瘤学组首席专家苏国权主任医师表示,年轻人虽然身体状况相对较好,但无论是哪种疾病都有年轻发病者。以肝癌为例,肝癌的发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但30岁、4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也时有见到,并不是说年轻就不会得中老年人常见病。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肝胆外科主任王顺祥也提醒,肝癌的发生大约有80%—90%是与肝炎、肝硬化有关的,也就是说,有慢性肝病史是发生肝癌的主要原因。但年轻人往往自恃“身强力壮”而忽视了自我保健、体检等,从而也更容易忽视患肝病的风险。所以年轻的肝癌患者往往是曾经或已经发生了乙肝、丙肝或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而不自知,让慢性肝病一步步在“沉默”中加重,因肝炎病毒或增生刺激等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而且对于年轻患者来说,病情进展更迅速,如果不能及时治疗,那么预后也将更差。
“疾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年轻人,更容易自恃年轻而忽视对自身的定期健康检查及保养,所以,就会出现看似平素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重病甚至猝死,这就是由于潜在疾病或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省会多家医院的专家如是说。
“加班”、“熬夜”、“早中饭没吃”你占几个
在这些去世媒体人的微博上,可以常常见到“加班”、“熬夜”、“好累”、“早中饭没吃”等字眼。其实,不光是媒体人,每一位打拼的都市白领,大都经历过加班加点的辛苦,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着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与疲惫。在类似的报道中,也经常见到病者疲劳或长期劳累的描述。那么,过于疲劳真的是导致疾病乃至威胁生命的“罪魁祸首”吗?
对此,王顺祥认为,疲劳并不是导致疾病乃至威胁生命的唯一的、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他以癌症的发生做了分析,癌症的发生往往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发生,但基本上都有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例如肝癌的发生大多有肝病的背景,单一的只是疲劳、但并没有患有慢性肝病等,那么发生肝癌的几率很小。但如果已经发生了慢性肝病,如果没有治疗,还带病加班、过度劳累,那么是可以加速疾病的发展的。疲劳对身体的影响主要是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病机会或加快疾病进展。
王顺祥同时表示,疲劳是诱发疾病或意外的外因,当这个外因遇到本身就有基础疾病或系统损害等内因时,就会共同作用,影响人的健康,导致比较严重的疾病或意外发生。因此,对于年轻人维护健康、避免意外发生来说,除了需要定期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疾病这个内因,也不能忽视疲劳这个外因,应想办法避免过劳对身体的影响。
专家支招如何远离疾病和意外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年轻人的癌症,还是都市白领的过劳死,一般情况下不外乎这七类人群:超时间的工作者;夜班多,作息时间不规则的人;长时间睡眠不足的人;自我期望高,并且容易紧张的人;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嗜好的人;只知消耗不知保养的人;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工作狂。
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过劳呢?有关专家提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规律生活,不要“过”:学会自我调适,根据自己的生活工作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活规律,尽量避免熬夜,避免情绪紧张、激动,饮食有节制,运动适度,避免过于剧烈的体力活动。工作之余可选择适当方式放松,如休闲娱乐、休假等。如果觉得调整不过来的话,必要时也可寻求心理治疗,疏导压力,保持心情舒畅。这些说起来可能是老生常谈,但真正坚持做到、形成习惯的话,才会收获长久的健康。
多学点儿防病知识:预防大于治疗。平时不妨多了解些养生防病知识,从生活习惯上注意,从而防病于未然。例如平时不吃霉变食物,戒烟戒酒,适当运动等。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建立自己的“参考值”,作为推断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参考,有病患可以早期发现和诊疗。定期体检要因人而异,例如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人,可以一年体检一次;但如果患有基础疾病,那就要适当增加体检次数,例如有慢性肝病史的朋友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应每3到6个月检查一次;高度怀疑者则应每1到2个月检查一次。检查内容也因人而异,例如有慢性肝炎的患者,体检时就应该侧重进行B超及甲胎蛋白等检测。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使之控制在最佳水平,排除体内的“定时炸弹”是预防疾病发展及发送意外的关键。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密切相关,积极治疗控制则可避免心脏意外的发生。
需特别提醒的是,若有以下预兆应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检查:发作性的胸部闷痛或压迫感、心慌、乏力以及头晕;突然出现低血压、胸痛、出冷汗、呼吸困难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