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汤润清、李斌)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唐山市委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了解到,唐山市将围绕在化解过剩产能等方面实现“五个突破”,努力争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尽快把唐山建设成为沿海强市。
在化解过剩产能上实现突破。唐山市是去产能的主阵地,唐山市将抢抓国家政策支持“窗口期”,主动去、坚决去、去到位。今年力争压减炼钢产能723万吨、炼铁产能764万吨,确保10月底前全部完成。“十三五”期间,要压减炼钢产能2374万吨、炼铁产能2221万吨。在按时保质完成去产能任务的同时,将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安置、债务化解工作,确保职工有保障、社会可承受。
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上实现突破。着力打好“沿海”“京津”两张牌,让创新驱动、沿海开放带动成为唐山发展的新动能,尽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抓好“六个增”。即增新兴产业,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把高铁设备、新能源电池、特种机器人、石墨烯等产业打造成京津冀最大的产业基地,全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增临港产业,力争“十三五”期间,沿海地区每年实施超亿元项目500个以上,年均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到2020年,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临港产业五年倍增,推动沿海板块加快崛起;增城市经济,坚持“三城”齐抓,让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市经济较快增长的新动力,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00亿元,会展业年均增长15%,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0%;增传统产业活力,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四个更加注重”,提高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较2015年下降20%;增园区经济,确保“十三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园区达到10家;增现代农业,力争到2020年,争创1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到“十三五”末,每个县(市、区)建成几个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实现突破。着力抓好承接平台建设,建好中心城市和曹妃甸两个重点平台。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9%,建成京津冀东北部综合交通运输中心、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把曹妃甸建成京津冀对外开放窗口、新型工业化基地。着力推进产业对接合作,确保全市每年实施总投资10亿元以上合作项目不少于100个。加快交通一体化发展,到“十三五”末,建成京唐城际铁路,实现唐山—北京半小时到达,推动唐山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突破。善始善终办好世园会,打造更多像世园会这样的生态作品,建成更多像迁安黄台湖、丰南惠丰湖、乐亭古滦河生态公园、滦南北河水系、丰润曹雪芹文化园、古冶金山森林公园等生态治理典范,带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确保到2020年PM2.5年平均浓度由每立方米85微克降到55微克。到2020年,彻底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实现突破。持续加大教育、卫生、公共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速。围绕就业安居、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每年为群众办成一批好事实事,抓实一批重点民生项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力保障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经济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让全体人民共同进入小康。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