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路 通讯员信志峰)街道上,沿街门店的广告牌匾整齐划一,停车线外不见了占道经营,城区内步步见绿、路路有景、步移景随。日前,笔者漫步在衡水街头,感受到这座湖滨城市处处散发出的新活力。
今年以来,衡水市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以建设京津冀重要节点城市为引领,走出一条具有衡水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据了解,该市力争从今年开始,在“十三五”期间使城乡面貌实现“五个提升”:使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城市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50%,主城区和县城的辐射带动效能进一步增强;优化空间布局大幅提升,主城区、县城、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协调发展,构建起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城市承载能力大幅提升,要素聚集能力和增值效应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人居环境大幅提升,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城镇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扩大,“水、绿、净、文”特色更加彰显。
同时,衡水市将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为主线,计划利用3年时间,努力把县城做大做强做美。该市坚定不移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坚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产城教融合发展为载体,打造空间规划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环境宜居宜业的中小城市。
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冀州、武邑、枣强树立主城区理念,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对接融合,加快融入中心城市,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品位一流的新城区。深州、安平、景县和故城围绕建设高标准中等城市目标,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引导产业项目聚集,夯实产业基础,壮大经济实力。武强、饶阳、阜城坚持壮大规模和彰显特色两手抓,着力完善城区功能、改善县城环境,发挥文化产业、现代农业优势,增强承载力和吸引力,打造特色突出、宜居宜业的特色中小城市。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该市建立起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一手抓住房保障、一手抓房地产市场。今年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1.2万套,凡城中村、城郊村、易地搬迁进城村、城市危房都纳入棚改范围、享受优惠政策。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城市危房改造。保障方式向货币补贴为主、实物保障为辅转变。年内全面推行棚户区拆迁补偿货币化,货币化安置比例原则上达到80%以上。
推动住房保障政策向乡镇延伸,对乡镇教师、医务工作者、乡镇政府和事业单位职工等人员,通过建设宿舍型保障房予以保障。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入城的居民,利用公租房政策,可采用合作共建、共有产权、先租后售等方式,使符合条件的居民得到保障。
推行保障房补贴货币化,鼓励保障对象到市场上买房、租房。出台鼓励新市民进城购房的政策措施,将缴存覆盖范围扩大到新市民群体,鼓励开发商将持有的闲置房源用于出租,最大程度增加有效住房消费。
该市还将全面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大力开展“洁净城市”创建活动,提高环卫保洁标准。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和垃圾落地限时制,消除暴露垃圾存放点,整治占道经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该市全面推行75%节能居住建筑建设。以南部新区、滨湖新区率先执行75%节能标准为试点,全面提升建筑节能质量水平。鼓励冀州、深州等有条件的县(市、区),先在主城区推行75%节能标准。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