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路 通讯员张保卫、张静)“精准扶贫,不是‘急救’式扶贫,也不是简单的造造册、登登记、发发钱,是要‘输血’更要‘造血’式的扶贫,绝不能搞‘穿新衣、走老路’式扶贫。”近日,在谈到精准扶贫工作时,武邑县县委书记刘勇说。自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武邑县层层安排部署,在全县推行“六精准四公示”精准扶贫工作流程,让精准扶贫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据了解,“六精准四公示”工作流程即: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公示)→安排扶贫项目精准(公示)→资金使用精准(公示)→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公示)。
该县按照“因户制宜、分类指导、一户一策、措施各异”的思路,启动建档立卡工作,摸清全县144个贫困村的情况,并根据“六精准四公示”工作流程,统一设计印制武邑县扶贫到户工作流程图、扶贫到户申请审批验收表、扶贫到户明白卡、扶贫到户台账、扶贫到户档案资料目录。目前,该县已为3.05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精确识别到位。
该县还专门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所有县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一个贫困村。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立足自身实际,重点开展“农村道路畅通、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七大基础工作,实施“安居、就业创业、产业增收、解难解困”四大工程,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精准扶贫成效。
在此基础上,该县出台了《武邑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要聚全县之力到2017年让3.05万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制订《武邑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千百万”工程实施方案》,对144个贫困村分别确定一个部门、一个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
该县还用改革的思路、市场运作的办法优先安排贫困村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带土地、带扶贫资金、带劳动力,组建土地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把土地流转起来,把工商资本引进来,把金融扶贫资金贷下来,让贫困户足不出村成为股东或社员。
大力推行“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保险公司”模式,稳定贫困人口增收渠道,拓宽分配方式,让贫困群众成为拿租金、有股金、挣薪金的“三金”农民。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