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丹东市委主动适应新常态,把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作为推动丹东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动力之源,以改革促振兴,以开放促发展,蹄疾而步稳。
深化改革,是解决发展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问题的“总钥匙”。五年来,丹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审批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丹东坚持问题导向,以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念好“接、放、管”三字经。接,就是做好简政放权承接,做实行政审批、市场壁垒的“减法”,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竞相迸发活力;放,就是放开对民营资本的准入,做好市场、创业的“加法”;管,就是加强对职能部门审批权力运行和市场运行监管,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对47个部门的4187项行政职权及对应的责任事项进行大清底、大清理,最终保留行政职权事项2108项,精简比例达49.7%,今年上半年再次取消、调整行政职权事项112项。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整合为项目审批、用地审批、规划审批、施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等五个阶段,审批时限由原来的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缩短为现在的40个工作日。为防止反弹,制定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晰了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对权力事项和责任事项进行整合,给权力做“减法”,给责任做“加法”,着力解决好政府部门办事扯皮、环节过多等突出问题,形成政府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完整链条,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和“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统一,实现了从单纯重视“取消下放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转变,从重视“减少审批”向放权、监管、服务并重转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出口联检部门“三互”工作正式启动,通关效率大大提升;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不动产工作扎实推进;财政、金融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有序进行;公车制度等其他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全市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供需两端发力,做好“加减乘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关于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做好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通过举办房产交易大会、赴外促销等措施,紧紧围绕扩大需求和稳定供给两个着力点,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支持住房消费、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制定出台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初步方案》,对已关闭煤矿开展拉网式清理,对全市煤矿的生产能力重新进行核定,努力化解煤炭产能。与此同时,积极主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资金问题;通过债券置换和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全力防范债务风险,极大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五年来,丹东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推进开放,坚定不移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五年来,借助四条高速公路、两条高速铁路和两条普通铁路、一个机场、一个亿吨港口组成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我市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开放型经济格局。一方面促进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促进港口、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积极推进东北东部地区陆港一体化和经济协作,融入沈阳大连“一小时经济圈”,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开拓国内外市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在“以港兴市”战略保障上,建立高效快捷的港口、口岸、机场等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推进港口项目建设、临港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加快港口发展实施意见,在政策引导、项目建设、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15年10月,辽宁省首个边民互市贸易区——丹东国门湾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启动,今年6月通关试运营,成为中国首个“互市贸易+跨境电商”示范基地,不仅为丹东对朝贸易搭建了一个更加专业的平台,还有效增加了边民的经济收入。出境加工业务试点获得海关总署批准,全市有5户外贸企业获得海关总署批准出境加工业务资质。全市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外贸进出口总额5年累计达140多亿美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1.9倍,实际利用外资不断迈上新台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步伐不断加快……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