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最堵月”以来,交通部门预测的交通流量高峰日,实际交通指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四分之一。昨天是世界“无车日”,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到四惠交通枢纽参加“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市开通夜班地铁的方案已经在研究中,首先将在地铁北京南站站试点。
夜班地铁将衔接高铁末班车
“今天感觉地铁里明显人多了。”昨天下午,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乘坐地铁到达1号线四惠站。周正宇坦言,目前本市地铁运营里程554公里,按照规划,到2020年,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900公里,本市将推进3号线、12号线、17号线和19号线一期等中心城骨干线路建设,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750米覆盖率达到90%,这意味着每隔750米就有望找到一座地铁站。
此外,商务中心区等重点功能区线网密度达到世界城市核心区水平。到2020年,S1线、京沈客专、平谷线都将建成,随着门头沟、怀柔、密云和平谷等新城与中心城实现快速轨道交通联系,北京区区都有轨道交通。
运营里程翻番后,市民不但乘车更加便捷,舒适度和路网均匀度也会有所提升,届时,目前某些线路特别拥挤的状况将得到缓解。
同时,地铁延长运营时间,特别是开设夜班车的方案也在研究中,将地铁末班车与火车站、高铁时刻“对表”。周正宇透露,首先延长运营时间的有望在北京南站站试点,地铁4号线和14号线在此接驳。
目前4号线北京南站站的末班车是23时15分,试点时会将地铁末班车与高铁末班车相衔接,让夜间到达的高铁旅客下车后就有城市公共交通相接驳。初步计划每晚加开两三趟“夜班地铁”。
东直门枢纽将具备值机功能
今后,市民乘坐机场线时在东直门交通枢纽就能办理值机并托运行李。周正宇表示,目前,机场线西延正在施工中,与此同时东直门枢纽也在改造,实现其办理值机及托运行李的功能。这一功能有望与机场线西延工程竣工同步实现。
据介绍,机场线西延建设的同时将购买新列车,并对现有车辆进行改造。机场线目前4节车厢编组的列车内部也将改造,便于行李托运。乘客乘坐的列车,也将加密车次。改造后的机场线列车尽管仍然是4节编组,但是乘客可以托运完行李乘坐,舒适度会大大提高。
正在建设的新机场,则特别强调了各种方式的综合换乘。周正宇透露,未来,以新机场为中心的交通枢纽,不仅有地铁、城际铁路,还将引入“大铁路”,比如京九线将在此设站。同时,省级接驳也会更加完善,尤其是向天津河北辐射,真正形成各种交通方式“融合”。
值得关注的还有新机场线的草桥站,同样具备值机和托运行李的功能,“国际国内航线均可实现。”
全市城市步行道将统一标准
记者还了解到,从现在开始,本市的步行道将统一标准。周正宇表示,中关村大街正在试点步道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意味着步道砖完好,完好率要达标,“不能看见一块缺角破碎的砖。”今后,这将在全市步道推广。
今年,长安街(复兴门—建国门)的地下通道还将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内容包括地下通道的楼梯、装饰、结构标示,做到标准统一。同时,长安街步道按照新的标准管理,比如加强其结构承载力、提高养护标准等。
未来,本市将加强步道整治,加强步道停车管理,新一轮阻车桩标准图已经完成,包括了三种样式不同尺寸,新阻车桩将替换老式阻车桩,让城市风貌更漂亮。
此外,本市每年还会增加50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使自行车专用道连成网,吸引更多市民骑车。
本月交通指数下降四分之一
周正宇还介绍说,昨天本市早高峰交通指数最高在7.0,“这说明绿色出行深入人心,已经反映到人们交通出行的行为上。”
进入9月,交通委之前预测的几个高峰日交通指数,都比预测数值下降了四分之一左右。今年内,本市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71%,“十三五”将达到75%。
另据了解,京藏高速回龙观至三环路段、西北三环新兴桥至马甸桥等50多公里公交专用道,有望年底前投入使用。
本报记者孟环 J147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