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宁爽 记者张永利)邢台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今年1至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00.7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十三五”开局之年,邢台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在平稳发展中积蓄着突破的动能。
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相对应的是,1至7月全市工业用电量8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其中,7月工业用电量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装备制造业、建材行业、石化行业电量增长,拉动整个工业电量增长7.8个百分点。
从各产业看,1至8月,全市七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完成286.6亿元,同比增长5.5%,呈稳定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医药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4.7%、9.3%和7.7%,煤化工产业增速同比下降16%。主要工业产品中,变压器、太阳能电池和电力电缆生产,同比分别增长47.2%、26.7%和17.8%。1至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7.7亿元,同比增长40.1%;七大优势产业实现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40.3%。
工业效益明显改善,是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邢台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5.7亿元,同比增长43%。此外,亏损企业同比减少19%,亏损额同比下降23.3%。这和该市积极落实稳增长政策,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和工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亏困企业的支持力度密不可分。年初以来,邢台市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推进工业技改和“两化”深度融合,着眼于“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做好“加减乘除”文章,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推进转型升级是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当务之急,也是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新突破的必由之路。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邢台市大力实施百家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及时推广示范企业的成功经验,带动全市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重点抓好列入“三个三十”工程的30个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力促龙头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尽快做大做强。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吸引大型优势企业集团在邢台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项目优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以增量带存量,支持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企业提高设计、工艺、装备、能效等水平,有效降低成本。扶持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努力使“邢台制造”形成竞争新优势。
在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方面,邢台市建立项目跟踪机制,对重点项目投产达效进行跟踪督导。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领导分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深入企业进行科学分析、精准帮扶,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降本增效。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