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建磊
中国山东网10月10日讯 (见习记者 刘自锐) 10月10日上午,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山东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建设研究型大学并带动重点学科发展,2013—2015年,共转化科技成果和转移技术669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797亿元。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建磊表示,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促进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从2013年开始,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围绕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协同创新,共立项建设了23个、培育建设了1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从2013年开始,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科技厅联合实施的“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围绕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协同创新,共立项建设了23个、培育建设了1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35个中心协同山东省内外高校45所、科研院所54个、企业103家,覆盖了山东省83%的硕士以上授权高校”郭建磊告诉记者,经过三年的建设,山东省高校35个协同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2015年,共转化科技成果和转移技术669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797亿元。
郭建磊说,下一步将加大工作力度,探索建立更有活力的协同创新机制,以重大协同需求为牵引,加快推进高校人事管理、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科研组织、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的改革创新,建立并形成更加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突破制约高校协同创新的内部制度性瓶颈,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方面的不同优势,营造制度先进、充满活力的协同创新环境。
“形成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能力”,郭建磊告诉记者,汇聚一流人才和团队、优势学科和平台、优质科研资源和条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加快科研成果向教育教学和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交叉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同时,构建相对独立高效、开放的运行方式。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科学、合理配置创新资源,理顺校内院系学科之间、与现有基地和平台之间,以及与外部的协同关系,扩大人员互聘、合作与交流,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建立开放运行机制,形成相对独立、有一定规模的科研实体,支撑高校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第二期协同创新计划,将以5年为一个周期,将立项建设的中心学科打造成为山东省高端人才集聚地、科技研创发源地、创新人才供给地。促进形成一批高水平学术团队,构建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