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从10月7日起实施商品住房限购政策。图为在福州拍摄的一处楼盘。 新华社发
阅读提示
10月8日,农历九月初八,寒露。这一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持续下降。
而截止到这一天,国内已有20多个城市先后发布新的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调控新政,为楼市带来了阵阵寒意。
高温不退的楼市,终于要降温了吗?
1
多地成交量明显下滑
国庆长假,历来是看房选房的高峰期。北京一家房地产中介的小王这个长假天天坚守在门店里,可看房人数和签约量都不太乐观。“节前每天店里都能成交七八单,而现在也就一两单。”与新政策出台前门庭若市相比,北京一些中介机构虽然没有休息,但冷清不少。
这都与北京此轮率先出台的调控政策相关。9月30日,即国庆假期前一晚,北京市连夜出台楼市调控新政,这些政策被业内认为“北京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
新政发布后,给近期十分火爆的楼市泼了一盆冷水。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统计显示,10月1日到6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网签量仅为204套,与9月1日到6日相比大跌73.7%。二手住宅网签量仅为152套,与9月同期相比大跌96.5%。
同样赶在国庆长假前夜出台限购新政的天津,楼市也犹如“霜降”。假期中,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咨询量和成交量比节前都有所“退烧”。从“我爱我家”国庆期间二手住宅实际交易量来看,与9月同期相比减少50%。客户方面,非津籍客户受限购影响较大,需求量预计比上月将减少20%—30%。
除了北京、天津,其他城市的房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温现象。
根据热点城市成交数据显示,主要监测的城市中日均成交面积环比下滑48%,超九成城市环比出现回落,各线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比如,此前一直很火爆的杭州楼市明显降温,国庆长假期间的新房签约套数逐日递减,10月1日还有623套,到了10月6日,当日只有251套新房签约。
在武汉,从10月3日新政实施开始,剩下5天的成交量还不到7天总成交量的一半。据相关研究中心数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武汉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9%。
10月4日,苏州楼市限购及限贷政策“加码”,效果“立竿见影”。从10月5日开始,苏州五大区每日成交量不足百套,而在限购、限贷政策前,苏州楼市日成交量均过千套。
“各个城市间的政策会产生叠加的效果。从国庆长假期间的成交量来看,市场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下滑,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大部分市场的成交量跌幅已经超过了30%。”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业内人士指出,通过限购,可以抑制部分城市非理性购房群体,特别是部分跨区域投资性购房者以及多套房置业者。通过限贷,可以制约部分非刚需群体资金来源。与此同时,多数城市开始积极扩大土地供应,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预期。
2
买卖双方观望态势较浓
在各地调控政策之下,消失了近两年的“观望”又开始出现。
10月以来,新房现场的来访量明显减少,购房者们又开始新一轮观望了。而在二手房市场,买卖双方处于博弈状态,房东一言不合就跳涨房价的任性脾气消失了,买家也突然不急着买了……
“假期楼市冷清也有可能是受出游影响。下一步销售策略和价格是否会调整,还不好说,要看市场反应。购房者在观望,我们也在观望。”北京丰台区一个住房项目的销售人员张先生介绍。
在北京多项调控措施中,最受关注的一条就是对贷款购买商品房的首付比例进一步提高。“首付款提高了,业主能不能把总价往下调一调?”近来打算在北京买套二手房的小邓向多家中介咨询。按照新规,他要买的普宅首付比提高5%。像他一样,不少购房人开始观望,希望政策收紧能打压业主报出的高价位。
与此同时,业主也在观望楼市调控后的走势,报价如何调整需要在市场更明朗时再作决定。业内人士分析,在一些此前涨势过猛的区域,二手房业主所报的价位很难像过去那样“节节攀高”了。
杭州一售楼中心销售经理常经理介绍,这个黄金周,客户变得更谨慎和理性,不再盲目跟风,很多人在持币观望。特别是曾经购房如买菜的外地投资客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多种因素叠加,购房者观望情绪开始变浓。”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贾生华教授表示,在房地产市场面临风险的形势下,进一步出台抑制性调控政策很有必要。
苏州市政府10日披露,调控前的9月份市区日均成交价为17313元/平方米,调控之后(10月4日至9日)市区日均成交价为16298元/平方米,每平方米降1000多元。
苏州市政府分析认为,价格有所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政出台后,购房者预期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观望现象。
不少买房者在坐等价格下跌,但是卖家坚持不肯松口。在深圳,“深八条”影响楼市明显,买方与卖方开始进入深度博弈阶段。一位中介人员表示,10月4日新政出台后,很多购房者都开始观望了,本来已经谈好价格的客户已经准备签合同了,但在新政出台后临时变卦,不买了。
在武汉,随着楼市新政的出台,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不确定性均在加大,楼市弥漫观望情绪。一位项目销售经理表示,从购房者表现来看,现在客户来售楼部看房后,不会立刻下单,而是东看看西看看,跟别的项目进行比较。“之前是有房源就立刻付定金,现在没有那么着急了。”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来看,相比前段时间很多人疯狂抢购和不理性的投资心理,在新的政策调整面前,更多人开始趋向观望态度。这段时间楼市的阶段性降温,会让希望买房居住或者投资的人群选择更理性方式来应对。
3
楼市或将迎来拐点
在各地调控政策密集发力下,房价会降吗?楼市接下来会怎么走?
“预计后续还将有更多城市升级楼市调控政策,楼市政策拐点已经出现。”张大伟认为,这一轮限购政策,对外地户籍的购房资格和信贷资格开始收紧,意味着房价的调控从过去的一线全面蔓延到二线城市。预计楼市持续高温的态势很可能从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始降温。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楼市后市成交量或将回落。“四季度成交下滑是大概率事件,今年在成色十足的‘金九’之后,‘银十’的成交量会明显下滑。”张大伟说。
业内分析指出,预期土地市场热度有所下降。受限购政策的影响,开发商将重新评估市场,改变以往对市场的乐观预期,拿地回归理性,短期内将对土地市场起到降温作用。
在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看来,考虑到眼下多地收紧限购限贷,货币政策也呈中性,本轮房价上涨已接近尾声。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也表示,2016年初以来市场加速赶顶已是“强弩之末”。中国楼市在经历了18个月的上涨周期后,最快或将在今年四季度进入新一轮的降温周期。“一路飘红的一线楼市即将迎来拐点。”
对于未来房价的走势,一些业内人士预计,通过政策调控,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将得到遏制。“预料房价将逐步回落,努力回归到合理区间。”张大伟预计,政策收紧后,房价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涨幅或将收窄。
易居中国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中国楼市政策的拐点已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开启,而市场拐点则可能在明年,2017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或有“量价齐跌”的现象出现。但必须认识到,此类市场拐点是周期性的,而非实质性下跌。
业内人士表示,这次调控体现压一线、稳二线、活三线的思路,属于有保有压,和几年前的调控相比颇为不同。多座城市如此“轻重有序”的楼市调控节奏,体现了“因城施策”。各地新一轮限购、限贷等政策能否执行到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能不能有效化解。
(新闻纵深稿件/记者姜艳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
相 关
严查之下 谁还在顶风作案
“十一”前后,全国20余个城市陆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绝大多数地区都突出强调“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住建部于4日公布了45家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北京、上海等地对点名的有违规嫌疑的房企和机构迅速查处。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严查之下,房地产销售有所规范,企业和机构人员的违规行为有所收敛。不过,仍有一些房产企业和中介机构顶风作案,未批先售、定价混乱、场外配资等行为时有发生。
——未批先售。记者走访福州10多家新盘售楼处,发现一些楼盘无证卖房现象普遍,一些热门楼盘的定价混乱。
在阳光城檀悦楼盘,一位置业顾问告诉记者,楼盘一共10栋楼,分5期开盘。“房价还会涨,不急着一口气推盘。”记者在售楼大厅并没有看到房价公示,预售许可证也只有一期的房源。对此,这位置业顾问说:“二期的房子已经打好地基了,预计拿到预售证很快。我们是大房地产商,不会有任何风险。”
在融侨阳光城方圆楼盘,目前有存2万元抵5万元的优惠活动。“最快下个月开盘,第一次开盘推出120套,以后再慢慢开。”置业顾问说。当记者问没有预售证为何急着认筹时,这位置业顾问说:“等预售证下来,房子就被抢光了,你不一定能买到。”
——中介哄抬房价托底市场。打算卖掉位于北京昌平水屯一处住房的赵女士说:“原本打算下调挂牌价,中介却劝我要坚持住。他们说,如果大家都下调价格,市场真的就不行了,坚守挂牌价托住市场,有需求的人自然会买。”
“中介哄抬房价花样繁多,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抬高整体挂牌价。”赵女士说,“我6月份打算卖掉这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当时的成交价170万元,中介建议挂牌价200万元;9月份成交价达到200万元了,他们又建议报价240万元。”赵女士说,中介几乎引导所有挂牌业主在成交价基础上往上加价,“挂牌价上涨,自然带动成交价上涨,房价就是这样一步步涨起来的。”
——场外配资出现新变种。记者在中原地产天津西青一家门店采访了解到,9月30日晚天津市限购限贷政策出台后,一些人无力支付高额首付不得不放弃购买计划。中介随即联合有关房地产开发公司,针对一手新住宅推出购房分期付款服务。
“购房者购买新开楼盘,交付10%至20%首付即可办理过户手续,剩余房款可以分期再支付给房地产开发公司,支付周期可达半年,其间零利率零手续费。”中介人员表示,房地产开发商现在着急卖房,希望绕过限购限贷政策,通过分期付款、自己扮演放贷角色,激活一些潜在交易需求。
文/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