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何旭丹、张江波 记者赵晓清)城区北部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南部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南进北扩拉开城市框架;主城区拆除23处“公”字头单位,“金角银边”还绿还路于民;布局“一区三园”,培育壮大三大新兴产业——峰峰矿区统筹交通、空间、产业三个要素,拓宽空间、完善功能,推动产城融合,构筑多元素、组团式、网络化城市功能格局。
狠抓两区 拉开城市框架
为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峰峰矿区以推进北部城乡统筹示范区和南部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扩大主城规模,预计“十三五”末建成区面积突破36平方公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的北部城乡统筹示范区,按照低容积率、高绿化率、亲水近水的原则,突出基础设施、公建项目、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四个先行”。去年,该区部分政府部门迁入北部城乡统筹示范区泉头办公区集中办公,区直幼儿园也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目前,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进入。南部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嫁接城市功能,推动城区与园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产城互动。
为完善城市功能,峰峰矿区实施了路网建设“551”工程,即五路五街一桥,主城区实施滏临街北延,北部示范区建设建材路、鼓清路、太中路、美雅路、滏华街、鼓山北街,南部示范区建设滨河南路、跃进街南延、轻工街南延,建设轻工桥,新建和改造道路总长22.1公里,计划总投资4.84亿元。
金角银边 还路还绿于民
滏阳东路是峰峰矿区的一条主干道。为还路还绿于民,该区首先对包括区政府、城管、交通等在内的2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占压道路、绿地红线的房屋进行拆除,对影响城市景观、居民生活的建筑物进行改造,累计拆除了23处“公”字头单位,腾让出的土地用于园林绿化和配建公厕、停车场,赢得市民称赞。
2014年以来,峰峰矿区在主城区人口密集区域升级改造了10座公共卫生间,新建了3座公共卫生间。主城区3处黄金地带原本计划商业开发,在听取市民意见后,全部改建成城市游园。“拆迁还绿是提升改造老城区的重要内容,让园林绿化与城市功能融合,目标就是让群众得实惠!”峰峰矿区区委书记张跃峰说。
一区三园 优化产业布局
峰峰矿区因矿而生,产业结构单一。在钢铁、建材、陶瓷和煤化工等传统产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该区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依托峰峰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机遇,该区布局“一区三园”(即峰峰经济开发区和新材料、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三个特色产业园区),推进企业“退城进园”。短短几年,新能源、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产业从无到有,玺尧清洁汽油、鑫宝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一批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入园企业达44家,投产24家。
峰峰矿区还结合区情,打造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区。目前,由盈创建筑科技(上海)、金隅太行水泥、中科鑫宝联合打造的3D打印建筑技术产业园项目已经签约,计划投资20亿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超过60亿元,税收达5亿元。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