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莲池书院》
11月12日,在中国北京嘉德秋季拍卖“大观夜场”,齐白石的作品《莲池书院》经过多位买家的激烈竞争,最终被我市3S双创社区“万卷楼·艺术收藏中心”以5290万元竞买成功。
中国北京嘉德秋季拍卖会现场
3S双创社区
齐白石一生山水作品数量最少,《莲池书院》是白石老人于1933年为莲池书院破例而作,自称“别出心裁、经意之作”。齐白石老人在画上题记云:“吾曾游保阳,至莲花池观莲花,池上有院宇,闻为挚甫老先生曾掌教、大开北方文气之书院也。去年秋,北江先生赠吾以文,吾故画此图报之,以补挚甫老先生当时未有也。”
据悉,1933年,张次溪向业师吴北江请为《白石诗草》题词。吴北江为莲池书院前任院长吴汝纶哲嗣,曾国藩、李鸿章等历任直隶总督与莲池书院院长均有密切关联。齐白石投桃报李,欣然命笔作下此幅。又应吴北江之请题签,启功一番感慨后认为此画“足称掌故”。《莲池书院》饱含历史沧桑、政治风云,又兼多位当事人之间深情厚谊,在齐白石作品中殊为罕见,堪称绝响。
齐白石 《莲池书院》 局部
白石老人于山水画,曾说“山外楼台云外峰,匠家千古此雷同”,所以他常自言“胸中山气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在白石老人自述中,他坦言:“我画山水,布局立意,总是反复构思,不愿落入前人窠臼”。但“五十岁后,懒于多费深思,曾在润格中订明不再为人画山水,在这二年中,画了不过寥寥几幅……破例画了几幅,如给吴北江画的《莲池讲学图》……这几幅图,我自信都是别出心裁,经意之作”。此图从构图、造型、笔墨都不追求险奇,皆以质朴为本色追求,但是无论从景致的安排到房舍屋宇以及点睛人物无不作了细致的推敲和高度的概括,恰到好处而毫无因袭造作之态。在历代山水画风格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齐白石 《莲池书院》 局部
白石老人自述中的这番话,是对其弟子,也是忘年之交的张次溪所言。张次溪因其善文辞,交际甚广,很得齐白石器重,成为齐白石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纽带。张次溪曾从吴北江学诗,齐白石和吴北江均是他的证婚人。1932年,张次溪提出为齐白石编印诗集,与白石老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定名《白石诗草》。为了使诗集增色,张次溪奔走于诗家名流,代求题词,其业师吴北江自然不能遗漏。吴北江在读后倾佩有加,题词以贺,即本画题跋中“北江先生赠吾以文”之文。齐白石曾应允张次溪“各作一图为报”,“吾故画此图报之”,于吴北江而言,亦“补挚甫老先生当时未有也”。
齐白石 《莲池书院》 局部
这在齐白石是第二次保定之行。这缘于他的另一位故友夏午诒。齐白石四十岁时认识同门夏午诒。此前,齐白石足迹未出湘潭,夏午诒力劝齐白石不要“株守家园”。1902 年,以教如夫人书画的理由请齐白石赴西安游历,并介绍齐白石认识了名家樊樊山。第二年夏午诒又带齐白石去北京,使其得以与李瑞、曾熙等书画名家交往。正是夏午诒让齐白石走出了所谓“五出五归”的第一步,视野大开。夏午诒是促使齐白石真正成名的“贵人”。白石在自述中记录了这次保定之行:“民国十年(辛酉1921) 我五十九岁。夏午诒在保定,来信邀我去过端阳节,同游莲花池,是清末莲池书院旧址,内有朱藤,十分茂盛。我对花写照,画了一张长幅,住了三天回京”。
题款中“挚甫老先生曾掌教,大开北方文气之书院也。”乃是吴汝纶执掌下的莲池书院。作为清早期建立影响最大的一座省级书院,前后经历雍正至光绪八代近两百年之久。莲池书院的兴衰与直隶政治文化界休戚相关。
齐白石莲池书院 题款
清代前期,书院教育受到控制,直至雍正以后,才逐渐放宽。彼时直隶总督李卫奉诏在省城保定建立书院,“环城行数十武,亭馆就荒,池水于遏不东注,顾以林群幽邃,云雾苍然,于士子读书为宜。”保定莲池书院一度成为北方地方政府官办书院的代表,在学生研究、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及区域社会影响方面蔚为范本。乾隆十年(1745)古莲花池被定为行宫,乾隆帝垂青莲池书院,三次莅临书院,多次赋诗表达他对莲池书院的褒奖之情。
莲池书院旧照
历任直隶总督与莲池书院院长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在任职期内对书院在嬗变中所做的调整及改革的努力尤为突出。曾国藩对莲池书屋的看重别具一格。作为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 力主隆礼重教以拨乱反正,在整顿吏治、清理诉讼、督训练军、兴修水利、对直隶进行大规模的战后恢复性治理之同时, 把振兴直隶文教放到了重要位置。曾国藩从上任伊始就寓居莲花池,对官课关心尤多,常常将出题目,沉吟良久。慎重把关,绝不放任。莲池书院这所文教重镇成为宣传其《劝学篇》的主要窗口,每年书院科考得第者大为增多。光绪八年(1882)直隶总督李鸿章、院长黄彭年,在古莲花池设万卷楼,力图整顿书院,一方面改善办学设施和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加强经典实学教育,并吸纳西学知识,使莲池书院以转型姿态昂首于其他官办学院前列。
齐白石 《莲池书院》 局部
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国势日艰,传统教育面临改造,西方学制及管理体制引入成为潮流。1896年,礼部颁发《议覆整顿各省书院折》,此时书院的校长是具有近代革新思想、关注并不断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桐城派大师吴汝纶。
吴汝纶旧照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
杨永德先生伉俪
《莲池书院》有“闿生尤当什袭藏示子孙,永为法矩”的家训,后辗转流散,为香港杨永德收藏,在其藏品中至关重要。杨永德先生伉俪一直将其悬于厅堂,极尽恭敬与重视。1995年经中国嘉德“杨永德藏齐白石书画”专场释出,当时的拍卖价格就达到198万,创下齐白石山水拍卖纪录。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