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建成“就业扶贫车间”2720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8.9万人;山东首创的“就业扶贫车间”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模式,与“粤湘劳务协作试点”区域内劳务协作模式,被人社部确定下一步在全国推广。这是记者从11月16日召开的全省人社系统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上获得的消息。
据悉,全省通过就业扶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省内转移就业8.5万人,省外转移就业1.7万人。开展创业助推扶贫行动,启动创业扶贫担保贷款,筹集担保资金约5亿元。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规模,2016年度招募扶贫岗位2000余个。
在就业扶贫各项工作中,菏泽鄄城首创的“就业扶贫车间”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模式是一大亮点。通过组织贫困农户开展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生产活动,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贫困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打破了贫困人员“不愿转、不能转”的困局。目前,全省已建成“就业扶贫车间”2720个。下一步,山东省将完善“就业扶贫车间”就业环境,确保其中就业的每一个贫困人员都有劳动保护用品和意外伤害保险,努力让贫困人员实现体面劳动。
“要一手牵住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根线,一手牵住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根线,织密编牢贫困人口社会保障的‘安全网’。”省人社厅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全民参保扶贫行动,全省242.4万贫困人口已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范围。下一步要积极促进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面落实好由财政代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和大病保险的精准扶贫政策,扩大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提高报销比例。(记者 张春晓)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