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辽宁327个孵化基地推动大众创业加速发展

来源: 辽宁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员工从3名增加到8名,从白手起家到拥有50多个客户,短短一年时间,从广州回盘锦创业的宫云雪就把璐麦特电商经营得有声有色:“如果不是进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不会这么顺利!在这里,办公场所和办公家具都免费,还有各项补贴政策和一站式服务,给我们提供了全方位保障的成长空间。”

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民营合建、民营资本运营,多种形式的创业孵化基地已成为大众创业的重要载体。据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有关领导介绍,自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机构采取跟踪各项创业政策落实、定向评估创业孵化基地成效、突出功能建设强调示范带动作用、征集推广典型经验等多种措施,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32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7个;入驻企业达到1万余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00多户;今年吸纳就业人员达8.5万余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00多人。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已经成为创业“加速器”,大众创业如火如荼,以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政策叠加创业孵化基地成为创业热土为促进全民创业,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建设1个创业孵化基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的同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另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对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创业者提供简化场所登记手续、落实定向减税和合理化降费的贴心服务。为增加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引领作用,我省通过自行申报、审核材料、实地查验等环节,确定了25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对全省29家示范基地给予3320万元的省级运营补贴资金,并对符合条件的首批22个省级创业型县区给予1100万元的补贴。

政策和资金的助力,给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打了一针“强心剂”,全省各市也相应出台了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对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者给予扶持。

“盘锦市对使用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吸纳企业20家以上的各级创业孵化基地,给予60万元的补贴;对使用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吸纳企业15家以上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给予30万元的补贴。就是要真金白银地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盘锦市劳动就业局有关领导介绍。

各级政府的政策叠加,向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培育创业主体发力,创业孵化基地已经成为大众创业的热土。沈阳已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19个,入驻企业2500多家,吸纳就业9200人,孵化基地对创业者吸引力显著增强;盘锦市8家创业孵化基地的使用率超过80%,企业孵化成功率明显高于区域平均水平。

全链条服务打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想创业就去“创业话吧”吧!

“创业话吧”在大连的创业者中很有名气。“在这里可以免费进行创业素质评测,路演自己的创业项目,获得创业导师点评,还能申请创业场所,咨询创业政策,绝对是一条龙服务。”

在中国(大连)创业者公共实训(孵化)基地一楼,有一个“创业话吧”,采取“政府+”的运营模式,提供开业指导、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等扶持创业的O2O全链条服务。

如何让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发挥资源热能,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缺一不可。

全省各地的创业孵化基地将创业引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创业扶持有效地融为一体,面向创业者提供了全链条的一条龙服务,助力缺少资金和经验、怀有创业热情的初创者圆梦。

创业乏力时,有培训跟进;专业能力不足,有专家团队指导。在盘锦市8个创业孵化基地里,劳动就业部门都设有一站式服务平台,申请场地、项目评审、政策咨询、业务代办……创业者不论在创业过程中哪个环节需要帮助,都能得到回应,真正实现全链条“保姆式”服务。

硬件设施给孵化提供功能保障,软件服务为孵化提质、提速,全链条服务打通了创业的最后一公里,让创业者敢创业、能创业。

鞍山市创业孵化园除创业孵化区外,围绕创业者的实际需求,设置了创业培训室、创业指导室、创业洽谈室、产品展示室等功能区,并计划投资近百万元,新增“创业苗圃”、创客空间、第三方服务、仓储物流等功能区,打造个性化、特区式的孵化服务平台。作为营口电子商务产业的新高地,营口市电商产业园不仅是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也成为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与传统产业高效对接的平台,营口市首届众创空间科技博览会就在这里举办,设立的电商产业园众创空间企业展示区、电商服务公司产品展示区、传统产业企业通过“互联网+”线上功能销售展示区,吸引了400多家企业参与。

定位精准专业性孵化基地成产业集聚区

在盘锦,想创业做互联网、微商电商的,首选到盘锦市互联网创业大厦。这个创业孵化基地专门培育互联网企业,专业性强,产业集聚度高,创业者入驻大厦不仅能够享受两年的免租金政策,更能感受到浓厚的互联网创业氛围,获得更多的产业交流空间。

今年27岁的刘超是第一批入驻互联网创业大厦的创业者,他成立了盘锦超载科技有限公司,将互联网技术与环保产业融合,主要面向农村回收废旧物品,进行分类后提供给环保企业进行再利用。而为刘超公司提供网络技术服务的,就是大厦内另一家网络服务公司。“大厦里都是互联网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合作空间非常大,也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凭借着定位精准,互联网创业大厦已经吸引了在孵企业220多家,成为盘锦市互联网产业的“旗舰”,带动了全市从事电子商务的经济实体近3000户,参与微商经营的有3万多人。

随着创业孵化基地在全省分点布局,各地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和基础,建设了一批定位精准、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性创业孵化基地,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大连市根据产业布局,对创业孵化基地进行模块设计,生物制药、电子商务等孵化基地为产业储备了后备资源。盘锦市突出特色,市本级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和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分区建立了以物流产业、文化产业、商贸产业、电子科技产业为主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增强专业性创业孵化基地的产业集聚和引领效应,各地开拓思路,创新模式,引进配套机构和平台,扩展创业孵化基地的辐射面。盘锦市建立了中国电子商务学院盘锦分院,这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商务部电子商务域外培训机构,以促进互联网创业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