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海燕)5月份气温急骤上升,本市春季的树木栽植活动全部结束。这个春天,要是没赶上种树,别可惜。从4月份起,本市21处义务植树尽责基地已陆续对外开放。修枝、涂白、除草、防旱、排涝……大把干林活儿的机会正等着您。
这21处尽责基地分布在本市各区,有林场、公园、平原新造景观林等几个类型,大部分都在市民身边。
顺义共青林场、大兴六合庄林场、门头沟京西林场、延庆八达岭林场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四处接待点,分布在本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总面积达2300亩。
以六合庄林场为例,从1月份到12月份,月月都有不同的管护内容。“像4月份,主要是浇水、施肥、补植。这个月,气温上升比较快,花灌木修剪、除草工作就得跟上来了。”林场工作人员介绍。仅上个月,这里就接待了500多名市民。
四大林场纳入抚育范围的都是三年以上的中幼林,可供市民“操练”的林活儿,如浇水、修枝、涂白、除蘖、做围堰等,难度都不高,并且现场会有技术工人指导。另外,抚育用的铁锹、水桶、树剪等工具也都由抚育点提供,市民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四大林场之外,本市各区也设立了区级义务植树尽责基地,面积共14658亩。包括永定河森林公园、青年湖公园、海淀公园、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怀柔滨河森林公园等。
根据季节不同,各尽责基地可参与的林木抚育项目也各有不同。大体而言,春季主要是浇返青水、施肥、补植;夏季拔草、防旱、排涝;秋季花灌木秋剪、追肥;冬季整形修剪、树木防寒、树干涂白等。
和义务植树点一样,到尽责基地干活儿,也需要提前预约。市民登录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站,在“义务植树”专题内就可查阅各接待点的具体劳动作业内容以及联系方式。
“过去是一季植绿,现在更提倡全年护绿。”首都绿化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大规模植绿的空间越来越小,提倡人人亲手种树已不现实。相反,随着林地面积逐年增加,管护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欢迎市民搭把手,为建设绿色北京添一份力。”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