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杰 通讯员李阳)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推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近日,石家庄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3至9年级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意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还可以整合学生社团、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班团队活动、心理健康活动等内容,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内容体系。
《意见》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课程计划,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到有师资、有教材、有课时,有成效。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3至9年级每周3课时。用于安排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活动内容。
《意见》同时要求,各学校在组织室外、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时,制定安全预案,加强安全教育,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的安全保障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