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昨天下午,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走进12345热线,每人一部电话,亲自值机,现场接受市民咨询,为老百姓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后续的座谈会上获悉,今年本市将建立市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指导中心,在西城、通州、密云区试点成立区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指导中心,并选择若干街道(乡镇)统筹建立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到2020年,本市将实现市、区全部成立困难群众服务指导中心,街道(乡镇)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全覆盖。
“喂?您好?我是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有什么需要我帮您解决的问题吗?”“我姓闫,是一名失独老人,家住石景山区,今年57岁了,患有糖尿病,我老伴今年62岁了,心脏也不太好,我俩非常担心未来的养老问题。”“您别着急,慢慢说。”
昨天下午,在位于大兴区亦庄的市政府便民服务热线12345大楼9层的接线大厅,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与其余领导班子成员正戴着耳机,与400多名接线员一同倾听百姓心声。在与闫女士的交谈过程中,李万钧详细记录下了她的诉求和难点,并向老人耐心解释相关政策。“您放心,不会没人管你们的。”对于老人提到的卫生间适老化改造问题,李万钧承诺也将与石景山区相关部门联系,尽快帮助老人解决困难。
一个半小时,市民政局领导班子的16名成员共接电话52个。其中,局长李万钧共接到了5个电话,平均每个电话交流时间长达18分钟,并对市民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相互交流群众反映的内容,将市民反映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对于一些紧迫性的问题,如海淀某市民的养老助残卡使用问题、闫女士家里适老化改造问题等,均由局长督促专人近期解决。
困难群众救助问题也是市民反映的热点之一。李万钧表示,今年本市将建立市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指导中心,在西城、通州、密云区试点成立区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指导中心,并选择若干街道(乡镇)统筹建立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到2020年,将实现市、区全部成立困难群众服务指导中心,街道(乡镇)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全覆盖。
市级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指导中心将在市民政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事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服务人群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罹患大病或因遭遇重大变故生活陷入困境的人员等各类困难群众。市级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指导中心将从指导推动政策实施、完善信息共享对接、规范引领服务发展方面,统筹推进精准救助工作。
区级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指导中心将整合救助力量,统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委托社会组织全面摸排辖区内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并定期跟踪回访,形成困难群众数据库。
在街道(乡镇)社会救助服务所,建立“专职人员+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及时发现困难线索和救助需求,开展需求评估,按照“一户一策一档”的原则,建立精准救助工作台账,编制救助帮扶方案。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