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河北“智造”,怎样从认知破题

来源: 河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阅读提示

近日举行的全省“制造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经验交流推广会上,我省确定了26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项目企业。这26家企业是从去年我省重点培育的34个试点示范项目中再度遴选后,要推向全省的。之所以如此煞费苦心地培育、遴选、推广,是因为对河北而言,“制造业+互联网”这项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被认知。

□记者 董立龙

企业态度

伸手拥抱,还是转身拒绝

当“互联网+”进入制造业,对企业的考验就来了:是伸出双手拥抱,还是转身拒绝?

不同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

6月6日,全省“制造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经验交流推广会上,多数企业只派出了信息化部门的经理参加会议,浅休服饰衡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志高却亲自来了。

杨志高深耕服装行业多年,他发现,国内服装品牌从设计、加工到销售,要七八个月时间,而一些国外品牌,一个周期只用15天至30天。

杨志高开始寻求利用互联网来改变这一状况。据他介绍,该公司研发的一套小批量定制系统即将于6月下旬上线。这套系统,聚集了产业链上的不同厂家,包括纺纱、织布、洗染、成衣以及辅料配送等各环节,一旦接到订单,这些厂家将同步反应,共同完成订单,可以使生产周期缩短到7天至10天。

与会专家注意到了省内中小企业对于“互联网+”的热情,但同时也认为,省内很多制造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利用互联网进行两化深度融合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

唐山市工信局副局长李技从事两化融合工作已有10年,他总结说,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于两化融合有几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冷漠,觉得事不关己;二是畏惧,觉得信息化建设太难,绕道而行;三是冲动,觉得可以一蹴而就,贸然行事。

河北制造业转向“智造”,到底需要怎样的态度?

“我是沧州大化的CIO,我叫宋钢……”6月6日的经验交流中,沧州大化的代表这样介绍自己的身份。CIO,是首席信息官的英文简称。这样的职务出现在一家传统化工行业的大型国企,吸引了与会者关注。

“像沧州大化这样任命了CIO,让信息部门主管进入领导班子的企业,还很少见。”省工信厅副厅长周军堂说,信息化工程应该是一把手工程,因为项目的实施,要动钱、动流程、动制度,需要一把手以及领导班子的支持。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大中型企业推广首席信息官制度,壮大互联网应用人才队伍。

“我们的项目平台,一大特点就是管理人员可以自行定制业务,还可以实现对越位需求的快速响应。”宋钢介绍,沧州大化持续开展信息化建设二十多年来,两化融合已经跳出了业务层面的应用,在组织变革、管理创新、流程落地等方面陆续突破,并促进了企业的提质增效、节支降耗。

面对进入制造业的“互联网+”,不断有企业做出新的选择,中车石家庄公司也是其中之一。该企业的信息化部门负责人介绍,企业已经将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列入到企业的整体考评体系,建立起了绩效评价指标,以此来保障高效运行,推动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发展导向

技术主导,还是需求主导

“根据项目实施经验,我们建议,信息化项目需要从业务需求出发。”中车唐山公司的代表介绍,该公司的信息化项目,最初更多地侧重由信息化部门来规划和组织,后来他们发现,如果把业务部门拉进来,能更深入地理解项目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项目在实施环节真正落地。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中车唐车公司打造了一个面向动车组的数字化产品研发协同平台,来破解产品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该公司的研发设计环节,过去曾存在着设计标准不统一、模型质量参差不齐、研发和工艺设计脱节等问题。新平台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同时,还提高了动车组产品研发效率和产品设计质量,新产品的研制周期缩短了约9.7%,产品设计失误降低10%左右。

“首先一定要关注线下,要做到线上整合线下发力。”李技认为,制造业触“网”升级“智造”,需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把线下的需求提炼出来,把工业流程设计好,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融合。

与关注线下需求相反,另一种做法是技术导向。

李技把技术导向称为两化融合中的最大问题。他认为,企业中信息化负责人多是学计算机软硬件或相关专业的,其思维定势是技术主导,但脱离企业业务发展需要的信息化项目,必定让企业走弯路。

省工信厅两化融合处处长马蕴认同这样的看法,她站在全省的层面观察,企业内由技术部门牵头的两化融合推进机制,容易导致就信息化而信息化,出现信息化和业务两张皮。

相反,越是从实际需求出发的信息化项目,就越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来自中铁山桥集团的代表对此深有体会。

过去,该公司生产的桥梁钢结构产品如果存在问题,要到安装时才能发现。而今,通过企业开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可以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提前发现图纸设计中的问题,不仅能缩短建筑安装周期,还可以控制成本。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一平台已经在多个建设项目中发挥作用,如广东虎门二桥、苏通长江大桥等,还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用到了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的建设中。

“‘制造业+互联网’是有其内部规律的,这些规律既包括信息化的规律,也包括产业本身以及市场发展的规律,要做好两化融合的项目,一定要把三个规律结合到一起。”李技说,“互联网+”对于制造业而言,就是助其起飞的翅膀,但这翅膀不能插错地方。

路径选择

贸然烧钱,还是提升能力

“制造业+互联网”,需要大量投资。一位企业代表提出,因为建设信息化项目,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还有一些想法尚未落地,因此希望政府建立制度,从资金上对项目给予支持和补偿。

就此,周军堂予以回应说,政府部门现有的补贴、奖励资金只能作为种子资金、引导资金,两化融合项目的资金,终归还需要企业自身来投入,二者的关系犹如“四两”和“千斤”。

“一个项目搞了两年见不了效,企业负责人就会失去耐心。”周军堂说,河北制造业企业需要借助“互联网+”做好总体规划,坚持分步实施,小步快跑,早见实效。

事实上,在深入推进“制造业+互联网”的过程中,业内专家也给出了相关建议。其中的“三不”原则渐成业界共识,即不要在落后的工艺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搞智能化。

练好内功成为关注的焦点。李技认为,河北的企业,首先需要扎扎实实做好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流程管控、内部资源管理等10个方面的应用。之后,企业自然会升级到数据化,而数据化做好之后,也就进入智能化阶段了。

有关专家指出,推进以“制造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两化深度融合,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当前很多地方的主管部门还存在着职能不全、效率不高等问题。其中,我省还有相当数量的县,尚未建立推动两化融合工作的政府机构。

作为省级主管部门,省工信厅已经围绕“能力提升”展开了工作。马蕴介绍,其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实施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工程。“两化融合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我们更加侧重系统解决方案,而非单体项目。”

据了解,我省的这项工作,主要聚焦钢铁、建材、装备、电力等重点行业,培育两化融合创新服务支撑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按细分行业优选典型案例,总结形成面向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和建设规范,并在行业企业进行推广。

省工信厅厅长龚晓峰表示,将推动成立河北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联盟,筹备设立河北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专家委员会,鼓励大型骨干企业信息化业务剥离重组,遴选一批“制造业+互联网”的实训基地,为融合发展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