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孟竹) 今天,北京市科委、昌平区政府联合主办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签约仪式,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14家单位联合签署《关于共建未来科学城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合作协议》,专家委员会首批20名专家接受了聘书。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推动未来科学城央企研究院与在京氢能领域优势研发机构,开展以聚焦氢能前沿技术与应用基础技术研究的协同创新,逐步打造代表国内氢能领域最高科研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
新组建的专家委员会将共同研究提出未来几年平台氢能领域重点研究方向,在大规模低成本氢气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技术等方面加大基础研究力度,为基础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提出平台年度联合研究课题布局,对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立项、执行情况和项目实施水平进行评价,指导和参加平台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未来科学城聚焦科技前沿
包括昌平未来科学城在内的“三城一区”,是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根据规划,北京市将深入推进“三城一区”建设,以高校院所、创新性企业为主力军,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支撑,以重大项目和科学工程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启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篇章。
据了解,未来科学城自2009年建设至今,已经入驻15家央企集团下属的50多家研究院、科技型公司,60名“千人计划”专家在此开展科研工作,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在能源、材料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累计建成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40个;产出了“特高压输电直流换流阀”、“可控交联聚乙烯”、“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未来科学城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之一,将聚焦前沿技术,加大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力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超前规划布局;将充分发挥央企研究院优势特点,夯实能源、材料等若干细分领域研究基础,加大研发投入,在更多细分领域形成优势。
氢能是无碳清洁能源,是碳减排能源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美、德、日、韩等国家均在氢能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启动规划和投入,我国也将氢能技术研究纳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北京氢能研发资源集聚效应显著,未来科学城多家能源领域央企研究院都已开展一定程度的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工作。氢能技术研究成为未来城能源央企研究院在新能源、低碳(无碳)能源的重要研发方向,也成为央企履行碳减排责任,不断提高新能源比例的技术储备路径之一。
研发团队打开院墙搞科研
北京市科委负责人介绍,在未来城成立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对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市科委和昌平区探索氢能技术协同创新新模式, 旨在推动未来城央企研究院之间、未来城入驻单位与京内外科研产业单位之间开展协同创新,提高整体研发效率,加快科研成果产出。
为指导未来科学城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高水平、高效率开展研究,市科委和昌平区政府联合组建相对固定的平台专家委员会,共同研究提出未来几年平台氢能领域重点研究方向,在大规模低成本氢气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技术等方面加大基础研究力度,为基础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目前,参加首批签约的12家科研单位共有24个氢能研发团队(含1个海外研发团队)、350名直接研发人员,并拟继续引进氢能技术研发领军人才和骨干。参与单位中,既有氢能研究基础雄厚、优势特点突出的单位,又有近年来新拓展出氢能研究方向的单位。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