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特点,只有不断进行高科技创新,才能抢占产业制高点。为了发展新兴产业、叫响中国药都,本溪市超前布局,不遗余力地把药都建设定位在高起点上。针对生物制药对创新性和科技水准要求高的特点,本溪市9年来采取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发展理念:倾力集聚各种高端要素,吸引企业入驻。
首先是攻坚克难,打造高密度的学院区。这里既有综合性药科大学,又有职业技术学校,6所医药相关院校既方便入驻企业招聘一般性人才,也吸引了高端人才来此搞科研,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中的马宁宁教授团队最为抢眼; 沈阳药科大学整体搬迁至这里,成为一块金字招牌。无论是科研合作、人才对接还是人脉拓展,都让药都受益良多。其次是大手笔建设研发创业服务平台。通过提供场地和通用设备等方式,吸引扶持研发人才创业。辽宁迈迪就是从这个产业孵化器中成长起来的创新驱动型企业,生产的高端体外诊断试剂可以替代进口。而资本平台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吸引投资、股权改革上陆续取得进展。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药都入驻企业生产的大量独创、原创药品显示出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辽宁药联借助全国独家品种门冬氨酸钾注射液,年销售收入已突破5亿元大关;本溪恒康制药的前列地尔注射液产品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20%; 辽宁开普的王牌产品1.5T核磁共振设备出口东南亚。而目前在药都落户的上药集团、上海绿谷等大企业所储备的产品将会带来更多的高端产能。如今,这里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3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单品种产品达8个。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