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沈阳7月19日电(汤龙、实习生宋思瑶)每年在工匠技师中选拔100名“辽宁工匠”,给予每人10万元生活补贴,并享受省级优秀专家待遇;允许科研人员适度兼职兼薪;打造“人才特区”,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政策……
18日,辽宁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辽宁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释放一系列政策红利,同时“辽宁省人才工作宣传月”也正式启动。如此大力度、全方位地部署人才工作,近年来在辽宁尚属首次。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建华介绍,辽宁省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以来,共有百千层次5409人入选。目前,全省在职技术工人总量4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其中高技能人才100.7万人。从高层次人才看,工作关系在辽宁的“两院”院士53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41人、“万人计划”专家7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1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6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级人选7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0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148人,位居全国前列。
在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出台《辽宁省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实施方案》,打造“人才特区”,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政策,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
如何留住人才?营造人才发展良好氛围是关键所在。辽宁不仅定期组织“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省级优秀专家健康体检,建立院士专家体检数据库。同时,还启动实施“三个一百”奖励计划,评选表彰“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优秀企业家”“辽宁工匠”各100名,让人才充分体会到实现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受到尊重的光荣感。
为了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辽宁还出台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获得收入,允许科研人员适度兼职兼薪,在企业兼职的工作业绩可作为原单位参加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等重要依据。此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依法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在本省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给予奖励时,奖励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70%,这个比例比国家规定提高了20%。
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花蕾介绍,今年,辽宁计划减招、停招或撤销100个左右不适应需要的学科专业点;加快推进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遴选10个转型示范高校和100个转型示范专业;建设100个服务面向改革、订单定向定制式培养试点专业,启动建设29个跨校跨企业培训的省级实训培训基地;建立20个研究生实践基地。通过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提供各级各类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