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记者从沈阳海关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沈阳关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压缩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成效明显。全关进口平均通关时间为16.78小时,同比又下降了21.18%; 出口平均通关时间1.14小时,同比下降30.49%。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快3.14和0.17个小时。
今年初,沈阳海关从优化现场审单、深化征管改革、完善风险布控、加大机检比例、推进信用管理和建立考评机制等11个方面,明确了压缩货物通关时间具体细节措施,并专门在海关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中开发了“通关时效实时监控”功能模块,对当日未放行及超过24小时未放行的报关单进行二次预警提示。
紧密结合我省大型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较为集中的特点,沈阳海关将去年启动的“集报集缴”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企业能在进口货物到货当天就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完成进区、出区手续,并运送回厂,待到集中申报的周期再集中办理海关报关和纳税手续,不仅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滞港和运输等成本。试点一年来,“集报集缴”货物已达5000余吨,货值约5360万美元,为企业减免税款1200余万元,企业通关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7,为企业节约综合成本约40%。
在服务中欧班列方面,沈阳海关建立关企联系配合机制,海关、货运代理、报关企业和货主单位定期召开碰头会,并建立微信群,及时解决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海关还设立了中欧班列专用窗口和铁路集装箱场地专用堆场,优先办理查验、转关等手续。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沈阳海关24小时进口通关率(即24小时以内放行的报关单在全部报关单中所占比例)为85.61%,同比增长3.2%,24小时出口通关率为99.03%,同比增长0.1%,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63个百分点和0.0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