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前印发《辽宁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对登记失业的困难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对通过各种途径仍无法实现就业的予以兜底安置,困难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问题1:十三五期间,计划建成多少个创业孵化基地?
回答:辽宁将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双创”示范基地,为入驻孵化基地的城乡初始创业者(含创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提供免费使用或低租金的生产经营场地及创业孵化服务,为初始创业者降低创业成本,化解创业风险。建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园)30个,建成1500平方米以上的县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园)100个。提升市、县(区)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等五大体系建设水平,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创建创业型城市4个,创业型县区10个。
问题2:计划扶持多少个创业带头人?
回答:扶持创业带头人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身就业,并吸纳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员就业。扶持创业带头人5万人,带动就业30万人。另外,将充分利用创业担保贷款帮助解决劳动者和小微企业创业资金不足问题,为劳动者或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政府贴息支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亿元。积极扶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群体,重点支持初创小微企业发展,建立“辽宁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网”,整合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综合服务。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创客行动,支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创业服务,大力吸引各类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向创客示范基地集聚,鼓励通过文化创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内涵和品质。
问题3:如何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体系?
回答:健全覆盖城乡、线上线下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全省就业失业信息监测制度,推动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加快社会保险信息互联互通进程,逐步实现全省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等信息互通共享。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
问题4:在保障重点群体工资方面,有哪些计划?
回答:我省将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机制,适时开展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评估工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加快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重大集体劳动争议应急调处机制和仲裁特别程序。
问题5:怎样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回答:加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岗位力度,全面落实好学费代偿、资金补贴、税费减免等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确保见习补贴发放及时到位。对困难毕业生实施“一对一”精准就业援助,通过市场渠道无法实现就业的予以兜底安置。
问题6: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程都有哪些?
回答: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计划,落实能力提升、创业引领、校园精准服务、就业帮扶、权益保护五大行动。为企业输送1万人以上急需紧缺人才。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每年组织200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