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准大学生因为在普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而起诉了哈尔滨铁路局。这名大学生表示“车厢内有浓浓的烟味”,到底在普速列车上吸烟会给空气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浓浓的烟味”又有多浓?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带着霾表乘坐两趟普速列车采访发现,当有乘客在吸烟区吸烟时,吸烟区的PM2.5浓度高达914.90,车厢内的PM2.5浓度为269.03,而刚刚发车时该数值仅为61.12。这意味着,吸烟会使车厢内的空气污染成倍增加。
调查
55分钟内同一吸烟区6名乘客吸烟
昨日11:54,北青报记者乘坐1461次列车从北京站出发,12:49抵达廊坊北站。在55分钟的短途车程中,仅10号车厢与餐车连接处的一个吸烟点,就有6位烟民在此吸烟。
14:22,北青报记者乘坐始发站为吉林省图们市的K1024次列车,从廊坊北站返回北京。其间,北青报记者在硬卧区的三个吸烟点看到了6位乘客吸烟。其中一位来自吉林的姚女士对北青报记者说,自己平时一天吸一盒烟,在火车上的十多个小时,吸烟量没有减少,“在车上也无聊,反正这里也有吸烟区,除了吃吃东西和家人聊天,就会到这里吸烟,十几个小时已经吸了快一盒了”。
15点,K1024列车即将抵达终点站,乘务员开始清理烟盒内的烟头,一个烟盒中有多达20个烟头。但乘务员清理完不久,干净的烟盒中又出现了新烟头。
吸烟让车厢内PM2.5浓度翻倍
在吸烟区吸烟对车厢的空气影响究竟有多大?用霾表实时测量了两趟列车车厢和吸烟区的PM2.5值后,北青报记者发现,尽管乘客在吸烟区吸烟,但车厢内的PM2.5浓度也会翻倍增加。
11:54,1461次列车发车时,北青报记者所在的硬座车厢PM2.5为186.54。10分钟后,10号车厢与餐车连接处的吸烟区飘来了烟味,两位男士站在列车提供的“吸烟盒”旁抽起了烟。
北青报记者来到吸烟区,霾表显示吸烟区的PM2.5为439。返回车厢中部时,车厢的PM2.5已经从此前的186.54升至380.76。此后的40多分钟直至列车抵达廊坊北站,车厢内的PM2.5始终在360以上,比刚发车时高出近200。这意味着,当有人吸烟时,车厢内的空气污染浓度翻倍。
14:22,北青报记者乘坐K1024次列车从廊坊北站上车时,硬卧车厢内的PM2.5值为61.12,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良好。14:47,在硬卧区的一个吸烟点,两位女性乘客同时在吸烟,吸烟区的PM2.5值高达914.90。吸烟区有人吸烟两分钟后,北青报记者返回硬卧车厢,车厢内的PM2.5浓度已经从此前的61.12升至269.03。两分钟后,PM2.5下降至154.19。此后直至抵达终点站,硬卧车厢内的PM2.5均保持在150左右,空气质量级别为“重度污染”,不再是发车时的“良好”。
吸烟乘客表示若禁烟可忍着不吸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控烟协会秘书长崔小波对北青报记者说,吸烟所产生的烟雾是非常细微的颗粒物,甚至比PM2.5还要小,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在36平方米的密闭空间内点燃香烟,烟雾会飘散到所有角落。对于列车来说也是一样的,吸烟是人为造成PM2.5浓度的升高”。
K1024次列车3号车厢内有一位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在列车上度过了15个小时。虽然铺位并不靠近吸烟区,但婴儿的爸妈表示依然可以闻到烟味。“毕竟他们是在吸烟区吸烟,不是在我们身边,也没办法阻拦”。
多数乘客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1461次列车上,一位距离吸烟区很近的男士表示,列车上有烟味在所难免,吸烟区有人吸烟是正常的。
如果普速列车也像动车高铁一样全列禁烟的话,烟民们会怎么办?1461次列车上来自河北的吸烟乘客表示,自己会忍着不吸,实在忍不住了,就等列车停靠的时候下车吸。K1024次列车的姚女士说:“真的禁止吸烟的话,那就不吸了。”
本组文/本报记者 张小妹 摄影/本报记者 张小妹
回应
普速列车运行时间较长所以设吸烟区
关于普速列车设置“吸烟区”的做法,北青报记者从铁路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普速列车车厢内,包括旅客乘车车厢、宿营车、餐车、行李车、邮政车、发电车等都是严禁吸烟的,禁烟区域一般都会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吸烟区”设置在车厢和车厢的连接处,由于普速列车并不是全封闭,这里的通风条件相对较好,对旅客的影响相对会降低。
业内人士表示,普速列车站与站之间的运行时间相对较长,一些老烟民可能会无法忍受。为了避免其在车厢内吸烟,影响到其他旅客,铁路在相对通风的车厢连接处设置了吸烟区,并要求吸烟者将烟头掐灭后放进烟灰缸。
对于在站台上设置吸烟区,铁路部门表示,铁路站台不是封闭的室内结构,为了规范站台候车旅客的吸烟,不影响其他旅客,设置了相对固定的吸烟区域,并配有垃圾桶和烟灰缸。
文/本报记者 王薇 图片制作/沙楠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