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韩庆辉、王博)近年来,衡水银监分局不断引导促进辖内大型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多举措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打造县域金融服务网络体系。各大型银行以县域支行为中心,采用“人工网点+自助机具”的复合服务方式,以点带面,全方位改善县域金融生态。截至目前,衡水市大型银行在县域共设立人工网点96个、自助网点163个、自助机具947台,基本实现了县城内网点机具全面覆盖。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及智能设备优势,在县域配备超级柜员机222台,逐步实现“人机合一”,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在农村地区布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4902个,覆盖行政村数量达3240个,使广大农户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现代金融服务。
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一方面,各大型银行在对县域支行实施统一转授权的基础上,逐步下沉低风险业务审批权限,并对重点支行实施差异化授权。如农行衡水分行将县域支行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收回再贷及增信机制项下的新增贷款审批权由0元扩大至50万元;建行衡水分行将大中型公司类客户100%保证金业务审批下放至县支行,赋予支行更大的自主权限。另一方面,各行合理调整信贷准入“门槛”,帮助县域客户及时获贷。如工行衡水分行创新“税务贷”,以税务评级和缴纳税额为依托,开启了“银政税”合作融资的新模式,目前已为2家企业办理融资590万;农行衡水分行设置“绿色通道”,为武强县棚户区改造突破标准,审批放贷3亿元。
实现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各大型银行依托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创新推出网上信贷业务,满足县域小微客户需求。如建行衡水分行推出“快E贷”产品,免抵押、免担保、无手续费,实现全流程网络系统化操作,目前该行县域小微快贷共授信503户,授信金额11473.1万元,贷款余额为4794.8万元。同时,创新县域融资担保方式,运用政府增信机制,助力县域企业和农户。如农行衡水分行在省内首推“棚权贷”“光伏贷”“奶源贷”等六项支农惠农创新产品,有效帮助企业和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