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浦发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3462.74万张,同比增长54.62%;交易额达到5035.17亿元,同比增长77.26%;信用卡业务总收入达到218.65亿元,同比增长更是达到94.05%,全面超过2016年全年总营业收入。
这份成绩背后,是浦发信用卡深耕客户经营的“累累硕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用卡的市场竞争,正从传统的产品功能比拼,延伸到经营理念、服务体验、产品创新、精细化管理的全方位比拼,信用卡机构只有让各个业务环节发挥最大的竞争优势与协同效应,构建一站式的、全方位的、便捷化的衣食住行娱刷卡消费体验,赢得用户的持久信赖,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脱颖而出。”一位浦发信用卡人士直言。
深耕客户经营还带来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首先,今年上半年新增用户群体里,年轻客群占比接近五成,优质客户(对浦发信用卡业务收入贡献度高于获客成本)占比达到约60%,双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其次,产品结构趋于多元化,“梦享贷”、“万用金”、“小浦红贷”、“汽车分期”等创新型消费金融产品一经面世就广受欢迎,带动浦发信用卡业务收入多点开花和业务收入迅猛增长。
最后,产品创新与客户细分的不断深入,带动浦发信用卡分期消费业务迅猛发展。同时,培养了众多通过分期消费提升生活品质的新客户群体,实现客户规模与经营业绩同步大幅增长的良性循环。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随着7月中旬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作为下一阶段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浦发信用卡将受益于政策导向与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深耕客户经营 屡创佳绩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越来越多信用卡机构将目光集中在获客与流量时,浦发信用卡对此却有着深层次的另类解读。
从引入互联网思维起,深耕客户经营就成为浦发信用卡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
针对年轻客群崇尚个性化生活,浦发信用卡一方面在体育、电影、游戏动漫、视频、音乐等多个领域布局,将年轻客群的个性化生活需求与信用卡服务功能紧密融合,吸引他们积极使用浦发信用卡诠释自己的个性化生活气息;另一方面通过移动端持续推出演唱会&话剧优惠观摩、商圈促销、半价美食、电影热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年轻用户的不同生活喜好,让他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权益,大幅提升年轻客群的客户黏性与刷卡消费频率。
为了激活老用户的消费热情,浦发信用卡同样双管齐下,一是打造里程银行、礼券银行、流量银行、衣食住行娱平台等全方位覆盖各大生活消费场景的一站式刷卡优惠平台,通过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满足老客群的生活需求;二是引入会员制经营模式,通过将客户刷卡消费与会员升级回馈进行绑定,吸引老用户更高频率地使用浦发信用卡,为浦发信用卡业务收入持续快速提升“添砖加瓦”。
深耕客户经营的更大价值,体现在各项经营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浦发信用卡餐娱类交易额同比增速高达137%,百货类交易额同比更是增长318%,驱动浦发信用卡为实体经济做出更多贡献的同时,也带动了自身分期类消费产品获得快速成长空间。
结构全面优化
开创业务持续高成长新局面
上半年浦发信用卡营业收入之所以能够突破218亿,全面超过2016年全年总营业收入,主要归功于业务结构的全面持续优化。
早在年初,浦发银行高层就提出,在高点之上再出发,一方面不断优化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围绕“降本增效”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最终创造更大的成绩,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金融业务发展回归本源,按照金融行业规律办事,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通过突出主业、专注主业,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
为此,浦发信用卡一方面成功运用大数据分析模型与升级核心系统,对不同类型客户进行精准归类,拓展个性化、差异化的业务创新,实现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大幅提升优质客户与年轻用户的占比,为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奠定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资产组合的管理,通过贷款等级有效划分优化信贷结构,完善不同类型用户的精准风险定价,在提升业务收入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
上半年浦发信用卡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年轻用户、活跃用户在新增用户群体占比大增“功不可没”;深耕新老客户经营则大幅摊薄市场营销费用——当前浦发信用卡平均获客成本仅为行业的60%。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还带来了浦发信用卡经营理念的新变化。
具体而言,一是产品直达客户,紧密迎合不同客户群体崇尚便捷刷卡服务的需求;二是开创最小产品单元模式,让产品功能不断细分,方便不同用户都能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三是通过引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最新人工智能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更智能、更安全、更便捷的移动金融服务的同时,推动浦发信用卡形成更科学、更精准的经营决策机制。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