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红彤彤的鸡心果缀满枝头,山谷间的老虎潭清澈见底,向日葵、荞麦构成的黄白两色花海从山脚下一直铺陈到村子旁……9月22日,阜新市清河门区河西镇现代都市农业旅游观光暨邢家屯村第五届采摘文化节引来近万名城里人,到这里饱览极具辽西风情的初秋田园美景。
邢家屯过去是个贫困村,近年来在扶贫部门的大力帮助下,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发展了266公顷果园,有果农88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5,有“阜新果品第一村”的美誉。邢家屯村山清水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村党支部书记杨玉成说,游人除了能采摘鸡心果、大枣、锦丰梨,还能到703战备工程旧址、狐狸洞、老虎洞等景区游览。
河西镇镇长李凤库说,此次采摘文化节将持续到10月20日,有五大主题活动,包括开幕式、采摘观光、农特产品展销、经贸洽谈和农业技术培训。本届文化节首次将经贸洽谈和农业技术培训融入节庆之中,旨在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吸引社会资本,引进成熟技术,助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河西镇现代都市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河西镇过去是有名的产煤区,最多时有13个煤矿,占全镇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村民也大多以煤炭为生。随着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煤矿数量逐年减少,到今年连一家也没有了。如何摆脱矿竭城衰的命运,找到新的发展道路,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成为河西镇党政一班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河西镇党委书记白一光说,河西镇以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为契机,确定了“打造河西农业特色品牌,推进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战略。河西镇注册了“柳条边门”和“清河阜”两个商标,走特色品牌农业发展之路。同时指导全镇所属7个村发展特色农产品,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如今,邢家屯村的水果、三道壕村的韭菜、后窑村的绿瓤黄瓜、六台村的水果柿子畅销辽西地区,并远销北京、天津等地。过去在煤矿打工的村民,现在纷纷学会了侍弄果树。村民高贵昌乐呵呵地说:“过去下井挖煤,家人天天提心吊胆。现在我种葡萄,收入比过去还多呢!”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