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卡、医保卡等多卡融合,微信能开通家庭医生服务;药品要实施联合采购,医保支付方式也更多元化……近日,《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市民在首都之窗网站上可查到文件原内容。昨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再次对这份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分级诊疗制
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副中心转移
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是北京市“十三五”医改方案的首个重点。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区办市管等合作模式,由城区高水平大医院带动提升郊区区域医疗中心学科建设和管理服务能力;严格控制大医院规模扩张,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城市副中心、新城、资源薄弱地区转移;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和医疗服务集团促进大医院医生下沉基层,实现疑难、复杂专科疾病治疗的横向有序衔接,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名医工作室。在城六区构建“大型三级医院—区域医院(区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网络,在其他区建立“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体系。
下一阶段,要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收付费和分配激励机制改革,根据市民需求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设计个性化服务包。此外,还要优化双向转诊流程,建立由全科医生直接转诊至专科医生的转诊渠道,提高预约挂号比例,畅通向下转诊渠道。
■公立医院诊疗费
联合采购药品挤出价格水分
除分级诊疗之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也在医改方案中被重点提及。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探索公办民营、特许经营等公立医院运营模式;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试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此外,要将符合医保定点条件的药店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支持零售连锁药店发展,完善零售药店执业药师配备机制。
在该领域改革中,“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引起了不少关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实施药品的联合采购,挤出价格水分,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合理提升医务人员劳务价值。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也是两项重要举措。下一阶段,北京将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特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实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促进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合理治疗。
■新付费方式
将患者分入诊断组打包支付
北京将加快推进住院按病种分组付费工作,2017年在全市三级综合医院推行,并向二级医院推广;探索按床日付费;研究实行门诊按人头付费;到2020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
按疾病诊断分组,是指根据年龄、疾病诊断、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进行管理的体系。而按病种分组付费,则是对各病组制定打包支付标准,向医院方进行付费的管理机制。相对于其他付费方式而言,按病种分组付费具有规范临床行为、优化资源利用、杜绝过度服务、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诱导性消费等优点,能够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的增长。
2010年底,北京推出了基本覆盖全病种的按病种分组付费,之后在6家定点医疗机构试行了108组的付费。今年内,将在三级综合医院全面推广按病种分组付费,并延伸到二级医院。
■医疗服务留痕
补充完善医疗机构明码标价规范
实施方案提出,要针对医疗行业专业技术性强、部分服务不易保存客观证据、难以准确计量的特点,探索医疗行业服务留痕。
相关负责人表示,医疗服务留痕工作是指针对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专业技术性强、不易留下客观证据、难以准确计量的特点,对医疗机构明码标价规范进行补充完善。针对需要留痕的医疗服务项目,要在尽量不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由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特色,采取借道留痕的方式,利用现有载体(如知情同意书、手术记录、护理记录、治疗记录、医嘱执行单等),完善规范服务记录,并采取签字、扫码枪、扫腕带等方法让患者对接受的质价相符的医疗服务进行确认。
■中医药事业
建立三级“治未病”体系
此次实施方案中多处提到了对中医服务的支持。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北京市中医类医院205家,占全市医院总数的28.8%,中医类医院的总诊疗数0.4亿人次,占比23.2%。在医改过程中,北京将根据中医医疗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分级诊疗中的独特作用。”
具体到实施细则中则表现为,要深入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以中医全科医师为核心的全科医师服务团队比例不低于25%。其次,发挥中医“治未病”重预防的优势,将区级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打造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立市、区、社区三级“治未病”体系。此外,还要在改革过程中建立完善中医药特色绩效考核财政补偿政策,探索与中医药服务模式相适应的医保付费制度。
■信息化医疗
医疗卡与医保卡等多卡融合
“‘十三五’期间,本市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建立完善符合北京特点的医疗信息化标准体系,完善医疗数据共享标准,推进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推进医疗卡、医保卡等多卡融合,减少重复办卡,为大数据整合提供便利。还要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医疗,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同时,要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规范化。实施“健康+互联网”行动,发展智慧医疗,总结推广微信号绑定家庭医生等服务模式,推动线上线下健康医疗数据资源整合利用。此外,还要探索建立虚拟药库,实行智能化药品的管理与配送。
本报记者 殷呈悦 J241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