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什么领域做到顶尖的人物,其信仰、理念、习惯和方法都有很多类似之处。所以任何领域顶尖人物的经历和传记都很有研究的价值。
最近比较沉迷地接连读了三本书,分别是《京瓷哲学》、《不得贪胜》和《澄明之境》。我发现无论在什么领域做到顶尖的人物,其信仰、理念、习惯和方法都有很多类似之处。他们看似分属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底层的东西是相通的,我忝为概括为:先为不败、守正第一、修心为上、持定信仰。所以,窃以为任何领域顶尖人物的经历和传记都很有研究的价值。
1、先为不败
围棋十诫: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取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围棋显然是争胜的游戏,但十诫中首条却是“不得贪胜”,并且其中关于“舍弃”的有三条之多。这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胜利,必须先学会如何避免失败。我们的首要目标应为“求不败”,而非“求胜”。胜的背后就是败,当你一心求胜,必然同时增加失败的可能性;而“不败”的背后是“不胜”,首先尽力排除败的可能性,那么剩下的结果就只有“胜”或“不胜”了。人生的目标自然是“求胜”,但是对目标过于执著,就会让我们心浮气躁、视野狭窄、思维僵化。“不得贪胜”并不是让我们放弃“求胜”之心,而是要我们时刻保持头脑冷静,避开各种诱惑,认清自己,从而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孙子兵法》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胜负只是围棋向我们展现的世界的一个小小角落,但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胜负是围棋的全部。
围棋竞技的胜利属于少失误的一方,这就是李昌镐尽量回避对杀的本质原因。回避对杀并不是因为害怕对杀,而是害怕对杀过程中的诸多变化会导致不能预见的失误。需要前进的时候要考虑周到,动作细致绵密;需要静止不动的时候要谨慎地等待,一旦前进就不能失败。李昌镐稳固的价值观就是“厚实”。棋风显得木讷迟钝的人,在朝着围棋最顶峰攀登的路上却走得比谁都快。李昌镐提到过一件事,内弟子时期,他只要察觉对局中有1%的可能会被对方逆转,那就会放弃可以大比分赢下对方的棋路,转而耐心等待。一次老师问他说:“为什么不走那一步?”他如是回答:“按我的走法,下一百盘保证赢一百盘,而且都是半目取胜。”
投资是为了赢利,但投资首先是输的艺术,首要的考虑是如何管理风险。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是投资者的内在自我控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最核心的;其次是被动防守和辅助性的外在管理;最后是强制性风控。
事缓则圆。当你对每一次交易的输赢得失看得更淡一些,从更长远的角度理性地看待投资成败,更注重交易过程、交易行为的合理性、逻辑性,反而能做出更理智的决策,对投资结果有更正面的价值。去跟现实交谈时,做法官而不是粉丝。标准在先,未战而先胜。在打开电脑之前就知道想要观察什么,哪些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哪些变化是没有意义的,什么情况下应该果断行动,而不是因市场价格涨跌对投资者的本能和欲望的吸引而反应,这是优秀投资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你交易的不是市场,而是规则,规则不是来自于市场,而是来自于你的理论、模型和假设给市场的定位。要做过程论者,坚信过程完整、完美,结果通常不差;过程不完整不完美,结果即使好,也长不了。
2、守正第一
能够无视种种诱惑,自始至终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才是制胜的秘诀。在顺流当中偶然遇到一小股逆流就慌乱地采取对策是愚蠢的。因为那样会卷入逆流中丧失自我,而丧失自我的瞬间便是丧失对局主导权的瞬间。面对逆流仍不乱阵脚,继续坚持自己的顺流,你的顺流就会变为对手的逆流。所以,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的节奏可以说是最高明的防御手段兼进攻手法。围棋盘上所有的棋子都是彼此关联的,如果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就着急寻找对策,也许一开始会解决问题,但到后来往往会发现这就是那影响全局的败着。勇气中很大一部分是谨慎小心,克服恐惧的勇气正是来源于谨慎小心。先为不败,方可勇猛。
收心、守心、修心。在能力圈内等待机会的过程中,市场不会静止不动,甚至会有巨大的波动,这对投资者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一旦自作聪明去抓,我们就已经跨出了危险的边界,成为了赌徒。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根本不应该做出自身能力以外的事情,哪怕这样的赌博有利可图,也是不理智的。这会打破内心世界的宁静,放纵自己的欲望,陷入市场给我们的贪婪挖下的陷阱。守心并不是简单地等待机会,而是守护我们自身灵魂的纯粹和对投资信仰的忠贞。让自己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傻子是很难的,只有不断做减法,用规则来限制自身的欲望,一个投资者的思维、心态才能从杂多走向纯粹,从复杂走向单纯。
3、修心为上
一个人在世上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自身的心灵所招致的。领导者所持有的人生观、哲学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一切。企业的规模、品位超越不了领导者的器量,与领导者的人格相匹配。想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那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心性,磨砺自己的人格。要想使成功长期持续下去,描绘的愿望和焕发的热情必须是纯洁的。如果企业家心中充满爱,那么他的思想就与“宇宙意志”同步了,企业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壮大,因为这个世界的“发展”便是如此。我们必须尽力抑制覆盖在灵魂外侧的欲望,努力让自我的本质--充满爱、真诚及和谐的灵魂显露出来。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领导者首要资质是具备时常深入思考事物本质的厚重性格。完善人格不能靠知识的习得,而要靠每天的劳动。我们通过拼命努力的工作,不但能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还能完善自身的人格。只有彻底究明一事一物,我们才能体悟到真理,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所谓彻底究明,就是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物上,抓住其中的核心。有了对一事一物探明本质的深刻体验,就可以触类旁通,运用到所有的事物中去。要实现高目标,首先必须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日思夜想,念念不忘,就能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驱动潜意识,从而获得绝妙的创意。通过这种方式闪现的灵感往往是一针见血、触及核心的,问题往往能够迎刃而解。“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必将实现”几乎是一个普遍真理。事情的结果由心中如何描绘而定。内心没有呼唤过的东西,不会自动来到自己身边,现在自己周围发生的所有现象都不过是自己内心的反映。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把“作为人,何谓正确?”当作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不以得失之心,而以是非之心。所谓“是非之心”是人本来就具备的良知。戒除私心才能正确判断。在进行思考时,把自己“归于无”,不要把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判断基准,而应该考虑是否客观公正。只以自我为中心,容易视野狭窄,做出错误判断;而以利他之心做判断,视野就开阔,更能正确判断。一旦以利他之心思考问题,就能做到唯我独醒,你就能看到周围的人个个主动地往圈套里跳,也能明白唯利是图之人为何会整日愚蠢地疲于奔命。大自然万物共同生长,四季循环罔替,和谐共生,在让自己活下去的同时,也给予对方生存空间。这便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生共存的理念,正是利他的体现。大善似无情,小善即大恶。
伟人的行动之所以成功,与其说凭借其行动的手段,不如说凭借他心灵的纯粹。所谓纯粹之心,就是做事的动机纯粹,没有私心。纯粹而没有私心,就是具备了做人的很高的见识,具备了深刻的见解。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把复杂现象简单化。把事情看得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越接近真理。要获得“化繁为简”的能力,必须先静心明心,以平常心看待事物,从而做到“真髓自见”。这是一种以高维看待低维的方式。企业家若只靠敏捷的思维和强力的手腕,即便能得一时成就,也是十分脆弱的空中楼阁,难逃“盛极则衰”的命运。企业家需要有慎重的态度和化繁为简的能力,在经营活动中始终触及问题的核心。
剑禅合一,以道驭术。一种技术工具如果要发挥巨大威力,背后应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作为一个投资者,需要在点点滴滴的事情上磨炼自己的个性、气质、精神,而不是简单地了解市场了解交易。一个人平时就习惯率性而动,天马行空,难道在交易时不会体现出来吗?巴菲特说,一个小小事上无法节制的人同样在大事情上无法节制。交易思想、原则和方法是经验和智慧的产物,但不是人行为的动力,投资者行为的真正动力一定来自于干净超越的灵魂,来自于对自我投资体系的信仰。当你的精神世界开始堕落,所有的交易规则和理论都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你在金融市场的失败成为必然。为了成功,必须长期地进行精神上的自我净化和修炼,努力拯救自己的灵魂。
4、持定信仰
作为一个投资者,以平和心态看待成败得失,成功的事情简单重复去做,是投资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的投资命运、结局,主要不是外在市场原因造成的,而是源于投资者本身。投资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投资者在市场中注定是孤立无助的。我们要在金融市场生存下去,要一以贯之地按照自己的投资体系观察和操作,要时刻保持一种理性而又节制的心理状态和行动能力,科学和艺术都是无能为力的。能够给我们的投资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提供巨大力量的恰恰是信仰的支持,每一次交易决策的背后是我们对自己体系的坚定信仰。相信什么就有什么样的交易。小智为财奴,中智为克己,大智为信仰。资本市场就是把钱从内心狂躁的人的口袋里留到内心安静的人的口袋里的一种游戏。只有信仰才是灵魂的拯救者,才是交易智慧的坚实基础。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因为投资者内心有一套自己信任的理论体系,心灵是纯粹的,思想是单纯的,看到的世界是简单的,交易思路是清晰的,交易动作是简洁的。我们交易的不是市场,而是一套交易规则、交易思想,只有信仰能为规则和思想提供行动的力量。
大多数投资者失败的深层次原因。第一,没有投资信仰。缺乏观察市场、理解市场的基础,缺乏知行合一的内在力量源泉。第二,人的有限理性。无意中把自己当做一个全知全能的存在,用有限去追求无限,追求完美。投资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要认可体系的缺陷、认可结果的不完美、认可投资命运的不可捉摸和偶然性。第三,金融市场天然弥漫着实用主义的思想倾向。大多数参与者没有信仰,信不信只看灵不灵,什么都信,也都什么都不信。实用主义方法不是从交易的原则和体系出发,而是以交易的收获和结果为标准衡量一切。
如何理解知行不合一?从表面上看,一个投资者知行不一,只要有人适当提醒一下,似乎问题不难解决。实际上这是一个表象,背后是自己的思维方式、投资理念和心态等多方面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些问题只有靠自己才能解决,外人根本帮不上忙。
第一,思维方式是由一个人的哲学信仰决定的,哲学观念的混乱必然导致一个人思维方式的混乱。当你内心有很多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交织混杂在一起时,必然让你对市场的认知产生混乱。表面上看,你在市场中经常出现非理性的举动,仿佛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但其实从自身角度出现,你的一切行为背后都有相应的思想支持,并不存在知行不一。
第二,完整的投资理念需要从抽象到具体,把交易各个环节、要素系统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逻辑链条。这个链条中的每一个要素,有其优点的同时,必然包含相应的弱点。但是,当他们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套系统时,其中某个要素的重要性已经降低,其缺点对系统总体的结果不会造成致命的威胁。成功的投资并不需要你选择的投资理论、模型从不犯错,完美无瑕。通过交易系统其它要素的制约配合,我们完全可以接受一种有优势但同时也有明显缺点的投资理论。相反,如果过于迷恋模型的准确性,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本质上其实是缺乏投资交易的系统观,没有完整深刻的投资理念。任何投资理论模型都有适应性和不适应性,只有具备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每一次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赚该赚的钱,亏该亏的钱。如果从这个高度理解投资交易,知行合一将不再是一个需要依赖外在帮助的难题。
第三,良好的心态只能在完善的投资体系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知道、相信、信任、信仰。“知道”是知识接受的过程;“相信”是已经知道体系的优缺点,但在思想上还是有杂念,对体系的态度是实用主义的,不能一致性地做到知行合一;“信任”指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基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信仰”指纯粹地只用自己的体系去观察理解市场,能够毫不动摇地据此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如何解决坚持信仰和灵活的关系?首先要明白我的价值观和眼光决定了我看到的市场只是局部而不是全貌,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其次还是要一以贯之地信任、坚持自己的体系,知道这是长期生存的保证,但也深深明白盈亏同源的道理。系统的局限性和缺陷必然会导致很多次不可避免的小额损失,这种止损成本、交易代价是合理的,要为此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即使投资理论给出了强烈的交易信号,其操作方向也可能和市场走势不吻合,需要时刻有风险意识,随时做好最坏打算。
投资框架需要唯一性,放弃博彩众长诸般精通的念头。有多重标准和没有明确的标准看到的都是混乱的市场。比如,拥有两块以上手表并不能帮你更准确地判断时间,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将陷于混乱,失去对时间的判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钢锯岭下的道斯说:“如果没有信仰,我不知该如何活下去。”你怎样信仰,你就怎样生活;你怎样信仰,你就怎样投资。无论人类理性看上去多么强大,多么完美,我们依然生活在不确定之中,而唯一能够战胜这种不确定性的,绝不是什么高深精妙的理论,而是简单的信仰。我们必须像虔诚的信徒一样信任我们的投资哲学、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并为此自我节制、自我磨炼。信仰具有排他性,有信仰的人的观点是单纯的,意志是坚定的,从生活习惯到为人处世都具有一致性,遇到选择也不会迷惑。
知道不是力量,相信才是力量。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