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风刮得人脸生疼。早九点,卫晓芳穿好红马甲,戴上“老街坊巡逻队”的红袖标,正准备出门。叮铃铃,手机响了,一个熟悉的外地号码。卫晓芳迅速滑动接听键,和对方热络地聊起天来。“小帅好吗?”“噢,那我们就放心啦!让他多吃点,孩子太瘦了……”挂了电话,卫晓芳舒心一笑。
卫晓芳年近五旬,是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红卫路社区老街坊巡逻队的一名志愿者。她口中的“小帅”大名叫曾帅,山西人,是她和老街坊们曾经救助过的一名流浪少年。如今,虽说曾帅已经回到家乡山西,但双方还惦念彼此,时不时通个电话、嘘寒问暖。而说起这件救助曾帅的事儿,红卫路社区没有人不竖大拇哥的。
去年10月12日早上九点,卫晓芳、王素英两位老街坊像往常一样搭班巡逻。沿着山脚走了没几步,俩人发现山坡上有一个陌生的身影。走近一瞧,是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小伙儿,个头不到一米七,脸黢黑、上衣不知被什么东西剐破了,样子很狼狈。“问叫啥名、家哪儿的、爸妈在哪儿,都不吱声。”闻讯赶来的社区主任刘洪德和卫晓芳琢磨着,看来,这孩子是走丢了!
老街坊送水送食物的关怀、耐心细致的询问,渐渐让曾帅打开了心扉,他说出了姓名和父亲的电话。拨通曾父的电话时,他已经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我们在北京找了一周了,都快绝望了!”电话那头,曾父语气急切。他告诉老街坊们,曾帅患有遗传性精神障碍,是独自去北京西站的路上走丢的,行李和手机也扔了。亲属们在北京苦心寻找,一直无果。这个电话,可谓是绝望中的希望。
这边,派出所、老街坊联系亲属;那边,卫晓芳面条下锅、卧了五个鸡蛋,满满一盆鸡蛋面出锅,从三公里以外的家端到了派出所。“孩子四五天没吃东西了,五个鸡蛋全吃完了!我看着心里特知足!”卫晓芳回忆道,笑得喜滋滋。
临近中午十二点,亲属匆匆赶到。“得亏了你们啊,太谢谢了!都说北京人热心肠,果不其然!”握着老街坊们的手,曾帅亲属连声道谢。
如今,提起救助流浪少年的事儿,卫晓芳和老街坊们淡然一笑,“这都是应该做的。”像卫晓芳一样的上千名石景山老街坊仍旧每天行走在社区的土地上,用脚步守护着家园,用热心温暖着这座城市。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