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
点赞数第一的回答是:
“我见过的最不求上进的人,他们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
三分钟热度,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
终日混迹社交网络,脸色蜡黄地对着手机和电脑的冷光屏,可以说上几句话的人却寥寥无几。
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却过着最最煎熬的日子。”
短短的几行文字,竟描绘出普通人每日的生活轨迹。
上班摸鱼、下班打游戏,熬夜刷着各种娱乐新闻和社交网站,没有兴趣与爱好、周末只想葛优瘫。
放弃早起、放弃健身、放弃有益的阅读和交际,不肯花时间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
你是否就像这样,终日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也曾为生活焦虑,但仍找不到奋斗的方向、无意义地耗费着生命。
几年前,经历过一场变故的我,渐渐形成了这样的人生观:
做人应当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
然而,当懒散成了习惯、不自律成了生活的常态,我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痛苦。
《少有人走的路》里有这样一句话: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我开始明白,不自律会慢慢摧毁一个人的心智、外貌、甚至是人生。
唯有自律,才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周末整理电脑的时候,偶然看到早年下载的一部电影《翻滚吧!阿信》,因为很喜欢里面的主角,所以一直没舍得删,于是又点开来二刷。
正在拖地的老妈看到屏幕上的彭于晏,突然说了句,这体操运动员长得真帅!
她不知道的是,彭于晏并非专业的体操运动员,为了拍这部电影,他苦练了8个月,每天进行十余小时的体操练习,活生生把自己炼成了一个专业体操运动员。
电影上映后,奥运体操冠军刘璇和陈一冰都忍不住为他点赞,他也因为这部片子,入围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然而,彭于晏在工作上达到的成就,并非努力二字就能诠释,而是源于几十年如一日的自律习惯。
许多妹子被彭于晏的高颜值和六块健硕的巧克力腹肌迷得神魂颠倒,却不知道,她们的男神曾经也是个食欲旺盛的小胖墩。
小学时的彭于晏身高只有158cm,体重却重达70kg。
这样横向增长的态势一直保持到高三,彭于晏觉得,自己不能再胖了。
于是,他开始每天刻苦锻炼,并疯狂喜欢上篮球运动,后来他停止了横向增长,开始竖向增长到182cm的大高个。
再后来,工作以后为了接到好剧本,不论多忙,他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健身数小时,食欲更是严格控制。
他坦言,自己是易胖体质,为了节食,十多年不曾吃饱过,也几乎忘记了糖是什么滋味。
我以前常常想,一个人的容貌是一开始就注定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
彭于晏的例子,回答了我心中的疑问。
只要练就深入骨髓的自律,你的容貌也会跟着改变。
两个月前,与一位朋友打赌,如果一个暑假的时间他能成功减去20斤的体重,算我输,赌约是2000块钱。
期间,由于大家都比较忙,也懒得联系。
昨天,这小子屁颠屁颠地来找我,我真得被惊到了,整个人真瘦了一圈,一大圈。
我把他往家里的体重秤上拉,结果更让我惊呆,两个月竟然足足瘦了30斤。
我说,你吃药的吧。
他白了我一眼,不管吃没吃药,你反正是输了。
微信上乖乖转了账,晚上还请他吃饭,我太好奇他是怎么瘦下来的。
点菜的时候,他说,你少点几个,我已经变了。
我以为他开玩笑,依旧两个人点了四个菜,结果他真得吃了很少,害得我这见不得浪费的人,最后吃得要撑爆肚子。
后来,他透露了能减肥成功的秘诀:自律、坚持。
每天早餐正常吃,中午吃少一点,晚上几乎不进食了,一杯牛奶或一点水果就打发了,再美味的东西放面前,也会控制住不去碰。
每天绕不远的学校操场跑上十圈,如果下雨天就爬楼梯,一爬就是十个来回,从未间断。
想起曾经看过一句话:一个人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美好。
很多人迷茫彷徨,工资不高,事业不顺,归根结底都败在自律上。
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无论是学业、职场,还是个人生活,自律都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那些不放任,不沉沦,拥有强悍自我主宰能力的人们,一定都有铁一般的自律精神。
极致自律的体验一开始肯定痛苦,也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把自律融入血液,变成习惯,每个人都将受益终生。
然而,很多人在走向自律的过程中屡屡受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要养成好习惯、戒掉坏习惯,关键是专注于想做的事,而不是要戒掉的坏习惯。
如果你想戒掉暴饮暴食的习惯,就不要总想着吃,而是选一本好的营养书,学习规律饮食,并找一些让自己想不起来的事做;
如果你想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就不要老想着“这太难了”,而应该多想想坚持运动给你带来的好处;
如果你想让自己无债一身轻,在你还清债务前,就不要老想着你为还债而必须努力戒掉的事,而是多憧憬当你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债务中解脱出来的那种轻松、自在感。
一定要把思想集中在要做的事,而非厌恶的事上。多憧憬即将得到的回报,你就会开足马力向目标进军。
其次,好习惯的养成还必须认识到重复的重要性。
《好习惯,坏习惯》一书的作者梅尔说到:你的每一次行动都会在你的脑中形成思维定式,你做的次数越多,思维定式就越根深蒂固。
台湾作家林清玄已经 60 岁,但仍然要求自己每天写 3000 字,不为发表,只是练笔,他说写字是个匀速前进的工作,不断重复地积累,才能突破,他不会放纵自己。
所以,他的文字生命力很长。
因此,深到骨子里的自律,就是重复地坚持做正确的事。
问题来了,每天坚持做哪些事,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1)注意思想及言行
思想和语言是形成所有好习惯、改掉所有坏习惯的出发点。我们必须学会说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感觉到什么。
如果你优柔寡断,就不要老说“我做决定很痛苦”,而是说“我行事果断”,如果你想减肥,就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说“我管不住自己的嘴,一旦吃上就停不下来”,坚持说自己现在怎样,那就会永远这样。
因为语言是行为的先导,人们所想所说的,尤其是经常想、经常说的事,会在心中留下印记。
打个比方,计算机只能提供我们预先输入进去的信息,人们的心灵也只能按其记忆来提供信息。
如果不喜欢计算机提供的结果,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更换一个新的程序。
如果你不喜欢坏习惯带来的结果,就应该打破旧有的模式,重新书写已经输入心灵的东西。
2)决断
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将 2500 位遭受失败的男女加以分析,结果发现:“犹豫不决”在失败的 31 项重大因素中,名列前茅。
可见,培养决断的习惯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许多人无法决断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犯错。所以他们永远试图去决定,但从不行动。
然而,检验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的唯一途径就是,迈开脚步、勇敢行动,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要想永远正确就是高估了自己。虽然失误不过是暂时打击了我们的骄傲,但犹豫不决将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更加无法估量。
罗斯福曾说:“在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刻,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是对的事情,其次是错的事情,最差的是什么都不做。”
3)追求卓越
卓越和完美不一样,绝大多数拖延症患者都是完美主义者,因为被迫达到完美,但又害怕达不到,因此屡屡拖延耽误。
但是,人无完人,我们不能事事尽善尽美。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们应该抱着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愿望来尽可能做到最好,然后相信,余下的自有办法。
埃德温·布利斯说过:“追求卓越让人满足,促人健康。追求完美却让人饱受挫折、神经过敏,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所谓卓越,就是将平凡之事以不凡之法完成。
我这总结了3个提高自律性的具体方法,效果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但我觉得你至少可以试一下。
定个目标,并且写下原因
别拖延,就从你看完这篇文章开始,好好思考一下,制定一个目标,最好分长短期。
比如我这个月要学会PPT,做到公司里最好的;我这个月要拿下10个客户;这个月我们团队要挣20万;今年我要把教师证、会计证考到手...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一个目标,并且写下来放在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离目标还有多大差距。
每天列出工作和生活清单
你没看错,是每天都要列出工作和生活的清单,这花不了你多长时间,效果却很好。
不管你记忆力有多好,始终不如记下来靠谱,每天将工作的内容写下来,然后按重要性、分主次完成。
包括作息时间,什么时候需要休息,什么时候起床,特别是起床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自律性有多高。
总之一个原则,今天的事必须要今天做完做好,绝对不能往后拖延。
关闭电子产品
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就把手机和IPAD等电子产品关闭,如果你确实需要保持手机畅通,那么请把网络关闭。
你会发现,很多聊天是可有可无的,很多新闻和资讯是可以放在工作和学习之后再去看的。
其实,就这几点,你如果能够90%的完成,就已经很出色了,自律不是因为自律而自律,这应该成为你的一种习惯和态度。
责任编辑:张世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