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雄安“第一标”的奥秘:运用了30多项建筑新技术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千年大计,只争朝夕。”矗立在雄安新区的这八个大字,昭示着这个地方对于中国的意义。

在容城奥威东路边上,8栋立方体形的单体建筑异常显眼,这便是有“雄安第一标”之称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可满足3000人常驻办公和500人住宿的需求,4月29日已经正式开园,“五一”期间迎接的游客超5万多人次。

作为雄安新区落实“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第一次实践,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组成中国建筑联合体,与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投资人不管建设,建设者不去使用的老模式,创造了投资-建设-运营-基金管理的一体化新模式。”中海地产雄安公司总经理郭磊说。

据介绍,市民服务中心项目8个单体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其中1栋是模块化集成房屋装配式,另外7栋是钢结构装配式。记者注意到,就连园区内的马路都是装配式的。

“简单说就是在工厂把房子盖好,大到内部装饰,小到里面一根电线,全部做好,然后再整体运到现场接装,像‘搭积木’,最快4天就可以拼装一栋楼,这样既能保证速度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中建三局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总包部副经理辜家军解释说。

更为关键的是,每个装配式构件里都“埋上”了芯片或张贴了二维码,里面含有生产时间、生产地点、检测人员、物流人员、安装工人、安装位置等各类信息。

“扫一扫二维码,就知道构件的‘前世今生’,实现全工序全过程大数据管理。”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中建安装项目技术负责人张连营介绍说,包括装配式建造技术在内,30多项建筑新技术都运用在这一项目中,这在国内民用建筑史上尚属首次。

作为“雄安第一标”,安全更要万无一失。在中建项目部的门口,《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有专门的安全培训基地,包括VR虚拟体验、跨步电压体验、人字梯颠倒体验、挡土墙倾倒体验、密闭空间作业体验等20余个体验项目。从去年11月以来,项目开展安全教育培训17000多人次。

“市民服务中心建筑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缩影,是雄安新区功能定位与发展理念的率先呈现,目前运用的这些新技术都将在今后新区的整体建设中进行大面积推广,也为我国民用建筑大规模使用新技术提供了示范和先例,能够进一步使我国建筑工程更加绿色、环保、节能。”中国建筑相关负责人表示。

(王璐)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