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7日拍摄的沈阳青年大街。沈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供图
2018年5月25日拍摄的沈阳青年大街,辽宁彩电塔周围多出许多高楼。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 查金辉 摄
在48岁沈阳市民梁女士的印象中,40年前,家住三经街附近的她去三好街的亲戚家串门,要穿过一大片庄稼地,即便乘坐公交车也需要一个小时,而且只有环路一条公交线路。而40年后的今天,三好街已成为繁华地带,乘车从三经街到三好街只需不到半小时。
梁女士感慨,那时觉得沈阳大,是因为受出行方式限制;而现在觉得沈阳大,是距离真的拉长了。现在从沈北到浑南,几乎跨越整个沈阳了。
40年的巨变,让沈阳人经历和感受着“城市变大,生活和工作半径在拉长”。
从1956年的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到2011年的第四版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沈阳市中心区域从二环扩大到四环,城市建设规模是以前的近4倍。
每一次的城市规模扩展,都对应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从1985年的200万人口,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725万人以内,沈阳成为东北唯一特大城市,城市定位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以机械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变成目标建设东北亚“四个中心”。
城市在逐渐变大,但并不意味着无序扩张。从最初以老市政府为中心轴线进行城市建设,到现在形成一个主城、多个副城、多个中心的组团式松散布局,同时合理控制城市增长边界,更注重城市内涵建设和精细化打造,沈阳的城市规划一直在避免“摊大饼”式的无序蔓延。
城市中心区域边界扩大
236路终点三次北延跑一趟从20分钟变为70分钟
在2001年至2008年的8年间,沈阳236路公交车终点站向北延长了三次,它见证了沈阳北部城市边界的变化历程。
236路公交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线运营,当时的起始站是沈阳北站到五彩新村,跑一趟只用20分钟,整个车队只有5台公交车。
车队队长袁铁龙回忆:从2001年开始,236路开始经历“搬家”历程。随着城市不断向北扩张,不断有开发商入驻,车队大约每隔两三年就要北延一次公交站场的位置。“2001年,我们搬到了大学城;大概过了一两年,我们又搬到了辽宁大学北校区;在2008年末到2009年初,我们又向北搬到了蒲河大道。”
现在,236路车队常年在线的车辆已经增加到40台,最多时有56台。从28年前跑一趟仅用20分钟,到如今在不堵车的情况下跑完一趟需要70多分钟。
2000年前后,大家还普遍认为北二环“有点儿偏”,乘坐236公交车的人并不算太多。而从第三版城市规划开始,沈阳市将三环路划定为城市中心区的边界。
仅仅六七年间,高校新址不断迁入、扩大和完善,周边住宅区和商业区纷纷建立,236路公交车也迎来了历史上运载量的峰值。“2006年到2008年,地铁还没开通之前,我们每天的投币数大概在三万元,如果加上月票和免费票,每天的运载量大概能达到六七万人次。”袁队长说。
18年来,薛庆伟每天在这条公交线路上进行线路检查和事故处理,道义地区的变化,他感受得尤为深刻。“以前道义这边不繁华,马路也窄,双向两车道,路上几乎没什么车,一名公交司机一天能跑5圈。”现在,马路已经拓宽为双向四车道,车水马龙。以前道义地区在大家心里还是“农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当地的门市房已经从每平米千元左右涨到了过万元。
城市跨越浑河、组团式发展
十年前买年货得“进城”现在家门口就是中心区
十几年前,从浑南上深村进城购买年货,堪比一次“短途旅行”。浑南区泰奕青园小区回迁居民孟丽回忆:“那时候村里不通公交车,只能挤小公汽。夏天闷热,冬天四面透风,农村土道坑洼不平,颠簸得厉害。”
沈阳市第三版城市规划提出:到2010年,沈阳城市核心区要“跨浑河”发展,将沈阳核心区的建设重点由浑河北岸南移,通过开发建设浑河南岸地区,将浑河变成城市内河。
同时,沈阳城市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集中式”过渡为“分散组团式”。随着城市组团式发展,中心区的概念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
2010年,沈阳宣布对全市行政区划进行必要的局部调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合署办公,建设大浑南。浑南成为沈阳举办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主赛场,这成为浑南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加速器。2015年,沈阳市委、市政府正式搬迁到浑南区;2017年4月,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落地挂牌。
40年前,孟丽从没想过自己能住上楼房,出门不仅能坐上公交车,还能坐上地铁和轻轨。她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家门口变成了区域中心,旁边的国际软件园是新技术和年轻人最集中的产业园区,让她感受到了新城区的活力。现在,她已经好几年不“进城”采购年货了。“现在奥体中心就是年轻人最多的地方,大商场遍地都是,别说是品牌的年货,就算是进口的也能买到。”
根据沈阳市的战略部署,未来随着高品质生活区在浑南亮相展示,浑南新城的商业中心将更加聚集和完善。“到时候不用去奥体,出门就能逛商场了。”孟丽说。
汽运出租车公司驾驶员姜广祥用车轮丈量着城市的变迁,对于城市“组团式多中心”的发展趋势,他有切身感受。“十几年前,年轻人打车全都往中街、太原街去,逛商场基本就是这俩地方。现在明显感觉逛街选择的地方多了,青年大街、铁西广场、奥体中心,每个区都有商业中心。”姜师傅说,近几年打车去浑南的客人明显增多,除了浑南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外,打车去国际软件园和新市政府的上班族带来不小的流量。
城市扩张及相应的城市化进程,让当地居民住进了楼房、坐上了新式交通工具,他们的身份定位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浑南区桃源社区党支部书记邓萌萌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她是桃仙村回迁后所在的社区工作者,另一方面她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浑南人,也是一名回迁居民。
邓书记告诉记者:以泰奕桃源小区为例,居民几乎全都是回迁农民,以前的他们习惯了农耕生活,现在的他们成了“新市民”。“政府提供了房屋补偿和失地保险,但是身份转变以后,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了。同时有一部分人开始学习新的谋生手段。”
现在,桃源社区开设了舞蹈、声乐、书画等各种课程,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同时,不少回迁农民也通过社区组织的月嫂培训、面点师培训学到了技能,找到了新工作,甚至进行创业。
投资置业半径扩大
房企投资区域外延二环外对购房者也有吸引力
1998年,刘利国搬离了丁香屯,20年过去,他又搬回到于洪区丁香湖附近的住宅区,并打算在这里养老。这“一离一回”正是沈阳城市规划和治理成果的一个缩影。
刘利国回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丁香屯还是彻头彻尾的“农村”,垃圾遍地,个人违法挖沙的行为很普遍,出门“三步一个坑,五步一水塘”。“空气中都有臭味,当时大家都希望早点搬家,最好能搬进市内。”
上世纪末,沈阳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扩大近一倍,三环内全部纳入城市中心区。2002年,丁香屯顺势进入了沈阳城市规划的视野。沈阳市提出,在沈城的西北部建设一座人工湖。新命名的丁香湖公园开始综合治理和改造,并开始了华丽蜕变。
2015年,刘利国又回到了丁香屯,这次他的身份是看房者。改造后的丁香湖公园给刘利国带来很大震撼,再加上二环桥通车,让丁香湖片区有了生气,车也变多了。
2016年,刘利国再次考察了丁香湖的房子。十余个住宅区先后交付,丁香湖公园也开始承办帆板、骑行等各种体育赛事,各种饭店和大型商超越来越齐全……
现在,刘利国决定搬回丁香湖养老。“以前觉得二环外很偏,买房子一定要在一环以内买,要不然总觉得没进城。现在觉得只要环境好,设施配套好,交通方便,二环三环都无所谓。”
近十年来,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把目光聚焦在城市的三环区域,寻找面积较大、土地规整、产业集聚、居民多的地块,一方面形成更大的升值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开发新形态的居住产品提供更多可能性。
沈阳郡原集团品牌总监常晓璐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公司就看好了浑南地块的发展潜力,目前三个楼盘都在浑南新城落地。“当时并不知道市政府会南迁,全运会赛场也没有开始建设,但当时城市空间的外延发展已经成为趋势,我们必须要寻找面积够大、够规整、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地块。”于是,该公司选择了居民较多的白塔地区及人员密集的南部大学城地区进行开发。去年,随着自贸区挂牌,他们又拿下了附近的地块。
产业半径和就业半径扩大
上班时间增加了近10倍 但就业质量提高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沈阳市的第一版城市总规划中提出建设铁西工人村。之后的岁月里,这片土地长期承载着发展重工业的使命。沈阳电机厂就是铁西工业区的一个典型国企,见证着沈阳工业历史的浮沉。
1984年,郭玉江入职沈阳电机厂时只有19岁,是一名普通车工学徒,每天在机械加工一线作业。“那时候,厂子在卫工街北二路,跟我家就隔一条铁道,铁道一边是大片的平房居住区,另一边就是厂房。”郭师傅告诉记者,当时厂区环境还是很艰苦的,设备老旧,厂区里弥漫着呛人的气味。
与众多老牌工业企业一样,沈阳电机厂于2011年经历了改制,变身成为现在的泰豪沈阳电机有限公司。在机床集团、沈鼓集团、三一重工等企业纷纷搬离铁西城区以后,2012年,泰豪沈电也完成了搬迁。
公司新址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五号街,郭师傅的上班时间从30多年前的不足10分钟,到现在坐班车需要1.5个小时。“刚开始肯定觉得不方便啊,但是由于这个片区大厂集中,这几年配套设施也跟进得比较快。现在出厂走三五分钟就能坐上公交车,直达地铁站。刚搬来时周围除了耕地啥都没有,现在住宅区已经形成规模。”
就业半径虽然扩大了不止一倍,在通勤上增加更多时间成本,但对于郭师傅来说,就业质量却有了明显提升。“搬家以后,我们的厂区比原来增大了一倍,非常干净,现在我们使用的是一个很现代化的联合式厂房,呛鼻的味道再也闻不到了。”经过34年的磨砺,郭师傅已经成长为高级技师,工厂也在这些年引进了大型数控设备,从原来低效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让技术人员更专注于创新。
郭师傅认为:沈阳的重工业企业从市中心搬到开发区,一方面是城市变大了,人口增多,产业布局也需要根据城市规划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对于一个有工业底蕴的城市来说,形成一种工业产业的氛围显得更为重要。“机床、沈鼓、重工这些企业都在这个片区,现在又落成了中德园、宝马,这种集聚特别能凸显沈阳的工业氛围,有气势有规模。”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 兰晓玉 徐月姣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